[发明专利]一种提取米糠多酚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7463.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罗自生;黄皓;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794 | 分类号: | A61K8/9794;A61K8/34;A23L33/105;A61Q1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米糠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多酚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米糠多酚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多酚是一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中磷酸戊糖、莽草酸和苯丙素途径的衍生物。谷物种皮中的多酚主要为具有很强抗氧化活性的酚酸、黄酮类化合物和原花青素等,极具开发潜力。研究表明,谷物中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呈色、抑菌等作用,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米糠是稻谷脱壳后依附在糙米上的表面层,由外果皮、中果皮、交联层、种皮及糊粉层组成,约占稻谷质量的5~7%。我国米糠资源量居世界之首,年产量超过1600万吨。米糠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可再生资源。目前米糠主要作为饲料被利用,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还有待提高。米糠是多酚物质良好的来源,米糠中的多酚物质种类多、含量高,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多酚物质天然资源。因此,开发和利用米糠多酚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多酚提取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提取可溶性酚类化合物,现有报道中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葡萄籽多酚、板栗壳多酚、香蕉皮多酚等酚类化合物,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多酚来源不同,其适宜的浸提条件、浸提剂、浸提时间、温度、次数等提取条件也有所不同,以体积分数为60-70%的乙醇最为常见,但是乙醇价格较高并且回收不便,在应用上存在着诸多不足。溶剂萃取法使用的有机试剂易燃、部分有毒,对安全生产十分不利。
因此,为了合理高效地提取米糠中的多酚物质,亟需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提取率高、安全绿色的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绿色,且能合理高效地从米糠中提取多酚物质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取米糠多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米糠粉末为原料,按照25~35mL/g液料比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15%的甘油溶液,在60~70℃水浴中浸提1~2h,分离收集上清液,即得米糠多酚提取液。
米糠是多酚物质的良好来源,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采用甘油作为米糠多酚物质的提取剂,由于甘油是一种天然无毒的生物溶剂,不仅有助于节约成本,而且避免了其他有毒试剂带来的安全隐患。本发明研究证明,甘油有助于米糠多酚物质的溶出。
所述的米糠粉末由新鲜米糠在70~80℃条件烘干后,粉碎至60~80目后制得。
本发明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米糠多酚提取的因素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中发现,液料比、甘油浓度、提取温度是3个主要因素。
作为优选,所述的液料比为28~30mL/g。
所述的甘油溶液为甘油与水的混合物。甘油和水皆是天然物质,利用甘油溶液提取后,无需进一步去除溶剂,收集得到的提取液即可直接用于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的甘油溶液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10%。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浴温度为63~65℃。
浸提完成后,利用离心进行固液分离,所述分离为10000~11000转/min离心10~20min。
作为优选,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包括:将新鲜米糠在70℃温度下烘24h后,粉碎至60目,按30mL/g液料比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的甘油溶液,在65℃水浴下提取1h后,以10000转/min进行离心,15min后收集上清液,即得米糠多酚提取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得的米糠多酚提取液作为添加剂在制备食品或化妆品中的应用。
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甘油和水是常用的添加剂,因此由本发明提取工艺制得的米糠多酚提取液无需除溶剂等后处理,直接可以用于食品或化妆品的生产中。
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甘油进行米糠多酚的提取,甘油天然无毒,避免使用其他有毒试剂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甘油是某些食品或化妆品中的组成成分,因此,本发明制备的提取液可直接添加于这些产品中,有利于产业化生产;此外,甘油有利于从米糠中提取更多的多酚物质。
(2)与正交法相比,本发明采用Box-Behnken Designs(BBD)中心组合设计模型的响应面分析法,用3个变化因子、3个水平及少量的实验组(仅17组实验)就可以得出优化结果,获得最佳产率,在提高了提取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具有产业化生产的实际意义。
(3)本发明操作简单,节约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食品安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7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