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7838.7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付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H01R4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闫方圆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感应 压制 导线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属于线束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大电流高电压的应用环境,新能源汽车上的充电电缆普遍采取大直径导体的铜电缆进行充电。但是,铜电缆存在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具有降低整车重量的应用需求。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与动力性能,新能源汽车线束用量大,重量较传统汽车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采用密度小的铝质材料做为汽车充电电缆代替铜电缆能够显著降低汽车线束总重。铝由于重量轻(铝密度2.7g/cm3,铜密度8.9g/cm3)和成本低(铝导体的成本约是铜导体的成本1/3),且铝的导电率是铜的61%,按重量计算铝的导电数高于铜,因此,新能源汽车用轻质铝电缆存在较高的性价比。
实现同样的电气性能,合金铝电力电缆(含专用连接端子)直接采购成本比铜电缆低13%。特别是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后,铜资源逐渐枯竭、汽车电缆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之时,使用新型铝或合金铝电缆,不仅能大大减轻安装负荷,提高安装的效率,更可以大量节省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但是,目前应用于汽车线束制造的铝电缆(或者导线)与铝电缆(或者导线)压接工艺尚未成熟,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铝导线表面易于氧化生成一层化学性能稳定的氧化膜,影响铝导线压接的电导率;另一方面铜铝之间的电化学腐蚀作用使铝电缆(或者导线)应用存在一定的工艺困难。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铝电缆(或者导线)与铝电缆(或者导线)压接工艺尚未成熟,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利用感应加热原理,通过铜线圈感应圈加热压钳筒,利用热传导作用使压钳筒内的铝导线热熔融成为一体,破坏单根导线表面的氧化膜,提高电导率,然后,将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再进行压接,以得到良好导线性能、并能防电化学腐蚀的压接端子,工艺可靠,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需要压接的线束进行端部剥皮,即将线束的绝缘层剥去,形成裸露出的铝导线;
步骤(B),将裸露出的铝导线穿过感应加热机的铜感应线圈,利用压钳筒将铝导线进行压实,压钳筒的长度比裸露出的铝导线长度小2-4mm,所述压钳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裸露出的铝导线的外径;
步骤(C),将压实铝导线的压钳筒置入铜感应线圈内,并且保证压钳筒的一端在铜感应线圈处,所述铜感应线圈的内径大于压钳筒的外径;
步骤(D),将线束的剥皮端、压钳筒均利用固定架进行水平固定,以保证压钳筒在铜感应线圈中处于中心位置;
步骤(E),启动感应加热机,压钳筒产生热量并对内部的铝导线进行传热,加热时间需要根据感应加热机的电机功率和所压铝导线的规格确定,加热后将压钳筒长度匀速移动出铜感应线圈,使压钳筒受热均匀;
步骤(F),将压钳筒打开,抽出压制成坯的铝导线;
步骤(G),将压制成坯的铝导线塞入铜铝过渡端子中,与铜铝过渡端子内铝部分进行压接,完成铝导线与铜铝过渡端子压接。
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钳筒采用能产生磁效应的材料制成。
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能产生磁效应的材料为钢、铁或者镍。
前述的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压钳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裸露出的铝导线的外径,压钳筒的内部空腔对铝导线产生围压作用,内部空腔完全闭合后的体积与剥皮后的铝导线实体的体积之比的范围在0.9:1-1.1:1之间。
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感应线圈的长度与压钳筒长度之比的范围在1:5-1:1之间。
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铜感应线圈的内径大于压钳筒的外径,大的范围在3mm至25mm之间。
前述的基于感应热压制坯的铝导线压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利用压钳筒将铝导线进行压实,施加压力的范围为30N-12KN,对应铝导线的截面积范围在10mm2~240mm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7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端头自动导滑石粉装置
- 下一篇:综合布线网络线缆终端压线用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