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载波混沌优化的可见光定位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8058.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香;关伟鹏;李方杰;谢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5/16 | 分类号: | G01S5/16;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波 混沌 优化 可见光 定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双载波混沌优化的可见光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可见光源发出带有ID信息的可见光信号,接收端根据接收的可见光信号分辨并还原出不同可见光源的LED灯具的ID信息,根据光强衰减因子获得接收端与各LED灯具之间的距离;
步骤2、利用混沌的遍历性,在整个空间按混沌变量的变化规律依次考察经过的各个点,根据接收端接收的来自各个可见光源的光强衰减因子进行粗定位;
步骤3、以粗定位结果坐标进行二次载波,在二次载波中引入时变参数;
步骤4、用二次载波后的混沌变量进行细搜索,根据光强衰减因子重新计算接收端的位置坐标;
步骤5、判断迭代次数n是否达到预设迭代次数M,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如下操作:
5.1、当n<M时,即没有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将n值加1,将步骤4重新计算的接收端的坐标作为新的粗定位坐标,跳至步骤3;
5.2、当n=M时,即已经达到预设迭代次数,步骤4得到的接收端的位置坐标即为最终的定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载波混沌优化的可见光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11、在室内天花板放置N个可见光源,其中N>3,每个可见光源的LED灯具通过可见光信号发送自己的ID位置信息,在完成照明功能的同时作为可见光定位系统的信号源;
步骤12、可见光信号在空间传播的光强衰减因子通过如下的信道增益表示:
其中,d表示理论上LED灯具与接收端的距离;φ表示相对于接收端法线方向的光强入射角;θ表示LED灯具相对于法线方向的发射角;A为接收端的光电检测器的有效面积;Ts(φ)为光滤波器的增益;G(φ)为聚光透镜增益;mt和mr为朗伯阶数;h为接收端所在平面与LED灯具间的垂直距离;此处mt=mr=1,故上式简化为:
其中:
其中,Pr(i)表示接收端的光信号强度,i=1,2,...,N,i表示第i盏LED灯具,Pt表示LED灯具发射的光信号强度;
当接收端水平放置时,根据光强衰减因子计算出的接收端与各个LED灯具的距离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80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