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8372.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3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光辉;郭林;王利平;周秀苗;丁勇;李靖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纤维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纤维吸附材料,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复合纤维吸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棉纤维45‑55份、致孔剂5‑12份、羧甲基壳聚糖8‑12份、聚丙烯腈4‑8份,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8‑15份和过氧化苯甲酰0.5‑1.5份。使用棉纤维进行静电纺丝,还添加有聚丙烯腈、羧甲基壳聚糖和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进行共混纺丝,最终制备的复合纤维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对P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纤维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量日益增多,这些污染物大量排放到江、河、湖、海湾等水体,使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水体中污染常见为重金属污染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污染,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吸附法,即利用多孔性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方法,理想的吸附剂应该具备下列特点,即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吸附能力强、吸附选择性好、吸附平衡浓度低、机械强度好、化学性质稳定、容易再生和利用。而现有技术中制备的处理水体污染的吸附材料也多种多样。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6179238 A 提供一种快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多孔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针对普通纤维比表面积小、对重金属离子吸附量低、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长等缺点。以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将其与辅助纺丝的高分子、致孔剂和增强剂一起溶解于水中,配制成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纳米纤维,经过钙离子交联成型,得到重金属离子萃取多孔纳米纤维。本发明制备的重金属离子萃取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 隙率高、纳米纤维有大孔和微孔等优点,可以增大与金属离子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量,缩短吸附平衡的时间,可快速有效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但是该多孔纳米纤维是以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吸湿性很强,使用寿命比较短。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5195110 A公开一种胺修饰的纤维膜状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领域。本发明采用聚丙烯腈粉末为基质,通过固相接枝聚合和胺化反应制备液体基质,然后经过静电纺丝制得新型纤维膜状吸附材料。该合成方法简单、胺化效率高,且可以节约大量溶胀剂与胺化试剂,所制备的膜状吸附材料具有高亲水性表面,能够应用于平板膜滤组件中,当水通过纤维膜时,表面基团可高效的吸附去除水中多种重金属离子,且吸附饱和后的纤维膜经过脱附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但是该吸附材料通过胺化接枝聚丙烯腈制备而成,材料内部微孔少,比表面积小,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纤维吸附材料,使用棉纤维进行静电纺丝,还添加有聚丙烯腈、羧甲基壳聚糖和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进行共混纺丝,最终制备的复合纤维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对Pb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纤维吸附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棉纤维45-55份、致孔剂5-12份、羧甲基壳聚糖8-12份、聚丙烯腈4-8份,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 8-15份和过氧化苯甲酰0.5-1.5份。
进一步的,所述致孔剂为聚乙二醇或聚丙烯酰胺。
进一步的,复合纤维吸附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
(1)将棉纤维、羧甲基壳聚糖、聚丙烯腈以及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溶于混合溶剂一中,超声分散,得纺丝原液;
(2)所述纺丝原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纤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州大学,未经中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8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