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流水夹套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9043.X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余波;王浩;王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 夹套荒 煤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均流水夹套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夹套式换热器,所述的水夹套式换热器包括由外向内同轴依次设置的中间套筒、隔板套筒和内筒,内筒和外套筒两端通过上端法兰和下端法兰连接形成密封空间;在中间套筒下部设置有连通密封空间的进水口,在中间套筒上部设置有连通密封空间的汽水混合物出口;其中,所述的隔板套筒间隔设置在内筒与中间套筒之间;所述的隔板套筒与换热器的上端法兰和下端法兰间隔设置。本发明均流水夹套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隔板套筒可使得汽水换热空间圆周方向汽水流量均匀,避免流动盲区存在,从而使得整个汽水换热空间温度分布一致,避免换热器遭到周向或者局部热应力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流水夹套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荒煤气上升管余热回收领域,水夹套式换热器应用较广,主要是水夹套式换热器制作简单,换热面积大,可最大限度回收荒煤气余热。夹套内筒为一体结构,因此内壁方便涂敷防腐、防结焦涂料。
但是水夹套式荒煤气换热器容易发生泄漏事故,分析换热器内汽水流动可知,在换热器汽水换热空间没有导流装置的情况下,换热器内汽水分布不均,容易引起局部过热,会造成换热器鼓包事故;在换热器汽水换热空间设置导流装置的情况下,换热器内部沿圆周方向温度分布会比较均匀,但在换热器顶部会出现流动死区,此处容易造成局部过热,产生周向热应力而造成换热器焊缝的开裂,从而形成泄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均流水夹套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避免换热器内流动盲区,避免局部过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均流水夹套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夹套式换热器,所述的水夹套式换热器包括由外向内同轴依次设置的中间套筒、隔板套筒和内筒,内筒和外套筒两端通过上端法兰和下端法兰连接形成密封空间;在中间套筒下部设置有连通密封空间的进水口,在中间套筒上部设置有连通密封空间的汽水混合物出口;其中,所述的隔板套筒间隔设置在内筒与中间套筒之间;所述的隔板套筒的上端与换热器的上端法兰下表面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的隔板套筒的下端与换热器的下端法兰上表面间隔预定距离。
优选的,在所述的中间套筒和隔板套筒之间设置有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的隔板筒外下部通过下部圆形焊接在中间套筒上。
优选的,隔板套筒下部开孔,孔分布从近进水口处至远进水口处逐渐加密。
优选的,所述的填充层采用导热率小的保温小球为填充介质。
优选的,所述的固体小球材料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小球直径3~10mm。
优选的,所述的隔板套筒与内筒之间为换热夹层;所述的内筒和/或隔板套筒水侧壁面为螺纹形状,螺纹深度≥3mm。
优选的,所述的隔板套筒顶部边缘为均布异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汽水混合物出口管口上边缘高度低于隔板套筒顶部边缘最低位置30~50mm,汽水混合物出口管口下边缘高度高于填充层上部30~50mm。
本发明均流水夹套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的隔板套筒可使得汽水换热空间圆周方向汽水流量均匀,避免流动盲区存在,从而使得整个汽水换热空间温度分布一致,避免换热器遭到周向或者局部热应力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均流水夹套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1的隔板套筒半圆形齿边缘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隔板套筒矩形齿边缘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中隔板套筒三角形边缘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90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