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生素类药物诱导型溶血性贫血微柱凝胶法检测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69984.3 申请日: 2017-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7478852B 公开(公告)日: 2019-05-03
发明(设计)人: 张献伟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迪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86 分类号: G01N33/86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杨春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生素 类药物 诱导 溶血 性贫血 凝胶 检测 试剂盒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抗生素类药物诱导型溶血性贫血微柱凝胶法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和安装在盒体下侧的离心机控制旋钮,还包括离心舱和微型真空泵,所述离心舱内部安装有电动机和离心轴,所述离心轴下端与电动机相连,所述离心轴上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置物架,所述微型真空泵设置在盒体的内部右侧底部位置,所述盒体的右侧上部还安装有三个试剂筒,所述试剂筒均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有电磁阀开关,所述导气管末端连接在微型真空泵上,盒体内部设置有冷却器。本发明能够对检测试剂提供真空保存的环境,而且能够提供离心处理服务,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生素类药物诱导型溶血性贫血微柱凝胶法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是现代生命科学与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验工具,以生物电极和传感技术为技术基础,将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机械、光学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并综合运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是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运用工程的方法去测量生物体的形态、生理机能及其他状态变化的生理参数,如血压、体温、呼吸、心音、血流量和生理电等,其在临床应用、运动医学、生理医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临床实验室技术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检验方法,新的检验技术为疾病的诊断分析提供了更为快捷、更为精确的方法.临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低成本和利于环保。目前,全球的医学检验仪器产品在技术上正朝向数字化、网络化、微型化方向发展。提出了检验仪器设备的发展方向一一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个性化以及小型便携化。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应注意,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急性大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但因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贫血容易漏诊。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如: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贫血的病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血容量下降的程度,发生贫血的速度和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的代偿和耐受能力均会影响贫血的临床表现。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头晕、乏力、困倦;而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是面色苍白。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的速度、贫血的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

1990年,法国人Y. Lapierre发表文章介绍了一项免疫学检测新技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凝胶分子筛技术相结合,即微柱凝胶免疫实验。该技术的本质是血凝试验,即红细胞抗原抗体在微柱腔内的凝胶介质中发生肉眼可见的免疫凝集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迪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迪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9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