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边界模具的金属丝网卷自动推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0148.7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8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唱忠良;张冰;邹广平;焦凯;刘松;范永琦;赵冲;李瑶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3/32 | 分类号: | B29C43/32;B29C4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边界 模具 金属丝网 自动 推送 装置 | ||
一种矩形边界模具的金属丝网卷自动推送装置,涉及金属橡胶压制辅助结构技术领域。该装置旨在通过自动推送系统快速平整的将金属丝网卷推送至矩形边界压制模具中。该推送系统由电动机、变容积压缩系统、可自动分离传动系统等三大主要部分组成。该发明装置可在变容积压缩系统和自动分离传动系统共同作用下,实现自动推送金属丝网卷至矩形边界模具中,从而提高压制矩形类金属橡胶的效率。该推送系统操作简单,可显著降低对于矩形边界模具金属丝网卷的入模难度,减少工作量和耗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橡胶压制辅助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边界模具的金属丝网卷自动推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地不断发展,现代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对零配件的工艺精度要求也随之日益提高。目前的数控机床在复杂零件制造加工过程中,对零件工位分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复杂精细的零件的制造加工,其精度要求更加严格,高精度零件之间地组合成具有精密地机械结构。
数控加工是解决零件品种繁多、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等问题,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加工的有效途径。加工零件安装在机床进行切削等加工过程时,如何夹紧加工零件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加工零件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不足,会使得加工零件跳动,使得加工零件的加工出现瑕疵,影响产品的品质,更有甚者加工零件由于固定的不稳固,从机床爆射出来,危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安全。夹紧装置在零件加工领域为一项重要的工艺装置,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工精度,减少产品报废率。在传统加工过程中,还有一个工序严重影响到零件加工速率,当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手动进行装卸,无法完成自动化地使得加工完成后的零件与夹持装置分离,这样造成加工过程不具有一持续性。换而言之,工人每一次只能进行单个零件的加工,而且每一次零件加工完成后必须进行手动装卸零件,需要再次手动去操作已完成加工的零件,手动装配新的待加工零件,对于大批量生产化而言,这种需要手动不断地装卸的过程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高强度的工作模式,造成人工的工作效率偏低以及工人的劳动力付出过度,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传统的零件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削末,而产生的削末非常容易粘附在夹持装置或者零件上,一旦夹持装置中的削末量过多,将对安装与夹持装置中的待加工零件产生精度差,降低零件的加工精度,甚至造成零件产生报废的后果如果零件上粘附大量的削末,零件在装卸过程中由于削末的存在容易造成损坏,影响零件的品质,将不断增加企业生产费用,传统的装置无法满足企业大批量零件的加工需求,不能提高企业在加工领域的竞争力。
金属橡胶是由勾连交错的金属丝制作成的网状结构体,其性能类似于橡胶高分子材料。其制备工艺是将一定质量的金属网拉伸,然后压出所需尺寸的纹路,并根据加工试件的形状有序的放入模具中压缩成型。目前矩形类金属橡胶材料入模基本靠手动塞入,没有专门的辅助工具。其缺点很明显:当所需金属丝网缠绕后体积过大时很难手动将其塞入模具,即使勉强塞入也容易影响平整度,造成金属橡胶件褶皱、不平整、外观较差等问题,进而形象金属橡胶件的性能。专利CN204471073U中提供的装置仅适用于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的装夹及推送,是开放式推送,并不能满足金属丝网卷推送时环向受压径向推送的要求。专利CNIO4358455A中所提供的装置是针对车辆平面输送的自动推送装置,并不满足金属橡胶制备工艺的要求。专利CNIO6314854A中所提供的装置是针对香烟制造业中烟支的传递输送易卡死报错问题,同样不适用于金属橡胶制备工艺的需求。专利CN205500243U中所提供的装置用于电子元件的是用于电子元件的自动推送、输送、收集,是开放式传送,不满足金属橡胶制备工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矩形类金属橡胶制备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均匀的自动推送金属丝网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矩形边界模具的金属丝网卷自动推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0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振型包膜的生产机构
- 下一篇:一种聚四氟乙烯模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