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热器板芯的焊接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0319.6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8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颂文;王树生;庞诗东;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2852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热器板芯 焊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热器板芯的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其是现有技术的集热器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在现有技术中,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钎焊焊接,多采用类似一个大桌子的焊接平台,由于工件又长又大(1米X2米),焊接过程中,必须对工件准确定位,方便装夹、方便焊接和方便取件,把铜质的集管A和排管B装夹在焊接平台上后,排管B一般呈水平状态放置,而集管A的焊口则成为了竖直状态,这样的焊接位置不利于给焊接口下面加温,也不利于焊料被加热成液体时均匀地填充焊缝,易产生生焊和假焊现象,往往需要在焊接完成后,再对下面加温补焊;如果对下面加温过高,焊料都流到下面,上面又会出现漏焊现象,而且这种焊位最容易产生焊瘤和焊料浪费现象,对员工焊接技能要求也较高,稍不留神就会产生质量缺陷。而且完成一边的焊接后,还要走到另一边操作,既费力又费时,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通过对工装夹具的改进,实现对工件的准确定位和对焊接口位置的最优化放置,从而使员工的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热器板芯的焊接工装,包括支架升降机构、焊接框架以及两个集管定位架;
所述焊接框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升降机构上,以使所述焊接框架能够相对所述支架升降机构水平翻转并受所述支架升降机构驱动而上下活动;
两个所述集管定位架平行安装在所述焊接框架的两侧并且平行于所述焊接框架和所述支架升降机构之间的转动轴,用于固定集热器板芯上的两个集管。
优选地,所述焊接框架包括平行的两个竖臂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竖臂并与所述竖臂垂直的若干个横臂;两个所述集管定位架的两端分别对应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竖臂上,以使两个所述集管定位架与两个所述竖臂围成矩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架升降机构包括两个气缸安装支架以及分别对应地安装在两个气缸安装支架上并作上下活动的两个气缸;所述焊接框架上的两个竖臂分别对应地与两个所述气缸的主轴铰接,以使所述焊接框架能够相对所述支架升降机构水平翻转并受所述支架升降机构驱动而上下活动。
优选地,所述支架升降机构还包括连接两个所述气缸安装支架的横向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竖臂在对应于所述集管定位架的安装位置上设有滑槽。
优选地,所述集管定位架包括两个集管定位座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集管定位座并对所述集管进行支撑的条形连接件;其中一个所述集管定位座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集管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条形连接件为角铁。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具体为螺旋夹紧机构。
优选地,所述集管定位架还包括排管定位杆;所述排管定位杆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所述集管定位座上并插入到另一个所述集管定位座上;所述排管定位杆的外径小于所述集管的内径。
优选地,两个所述集管定位架关于所述转动轴相对称。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热器板芯的焊接工装,包括支架升降机构、焊接框架以及两个集管定位架;所述焊接框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升降机构上,以使所述焊接框架能够相对所述支架升降机构水平翻转并受所述支架升降机构驱动而上下活动;两个所述集管定位架平行安装在所述焊接框架的两侧并且平行于所述焊接框架和所述支架升降机构之间的转动轴,用于固定集热器板芯上的两个集管。通过加装支架升降机构以及集管定位架,能够把焊接框架托起并且水平翻转,方便焊工在一个位置完成板芯两头的焊接,达到焊工操作的最佳焊接位置,使工件一边的焊接口朝上形成水平状态,焊枪的火焰也能够烧到焊口的周边,焊料熔化后可自流平地填充到焊缝中,有效地解决了常规的焊接工装中焊接框架只能平放、焊工需要移步到两头操作、集排管焊接口不方便施焊、容易产生焊接质量缺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集热器板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热器板芯的焊接工装的总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焊接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支架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集管定位架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集管定位架3在装配集管A和排管B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其是角铁和集管A配合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0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