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测站振动采集设备同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1264.0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封永梅;涂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郭受刚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测站 振动 采集 设备 同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采集设备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测站振动采集设备同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房屋、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各类结构振动测试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 结构振动测试结果为客观评价所测量结构物的结构特性、健康状态及服役性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指标性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振动测试采集设备单台所提供的测试通道数大多介于4-32 之间,这就意味着在一次测试中,能够可靠同步采集数据的测点数的上限是给定的。然而对 于大体量负责建筑物而言,上述测试通道数远远不能满足结构分析的要求。
尽管近几年来一些国产测试设备已具备多台级联功能和远程同步功能,但对于大量早年 购买的设备而言,仍无法实现各测试设备之间的同步测量。目前采用的替代方法有参考点法、 转站法、人为激励校验法等。这些方法操作复杂,同步精度远低于设备自身的采样精度,给 测试数据的分析工作带来诸多的限制。
由于这些因素的限制,已造成很多性能尚好,但不具备多台级联功能和远程同步功能的 振动测试设备被淘汰,造成浪费。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 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本身不具备多台级联功能和远程同步功能的振动测试采集设备, 在同步时存在同步精度差,测试分析工作难度大,振动测试设备难以利用造成浪费的技术问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测站振动采集设备同步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本身不具备多台级联功 能和远程同步功能的振动测试采集设备,在同步时存在同步精度差,测试分析工作难度大, 振动测试设备难以利用造成浪费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现有的本身不具备多台级联功能和远 程同步功能的振动测试采集设备进行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并且实现了振动测试采集设备的简 便、可靠、高精度同步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测站振动采集设备同步设备,所述同步设备 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与多个待同步的振动采集设备连接;
发送模块,用于将同步信号通过传输模块发送至多个待同步的振动采集设备;
显示模块,用于对同步信号在待同步的振动采集设备中的波形进行显示;
同步模块,用于基于显示模块中显示的多个振动采集设备中的相应波形,将多个波形进 行互相匹配,进而完成对多个待同步的振动采集设备同步。
其中,本申请中针对的是本身不具备多台级联功能和远程同步功能的振动测试采集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设备包括手动模式和GPS模式。
当手动模式时,同步设备与多个待同步的振动采集设备采用有线方式进行连接,振动采 集设备采集数据时,同步设备形成电压波形并输入至各待同步的振动采集设备,通过各振动 采集设备采集数据中相应采集通道的时刻校正,进行各振动采集设备之间数据同步。同步设 备形成台阶电压波形并输入至各待同步的振动采集设备。
当GPS模式时,同步设备与多个待同步的振动采集设备采用无线方式进行连接,同步设 备将输出M秒方波,M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将多个待同步的振动采集设备对应显示的波形 进行匹配,计算出各振动采集设备之间的采样时差,并对采集数据进行调整,实现时间同步。
进一步的,将多个波形进行互相匹配具体包括:
首先建立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电压的坐标系;
将多个振动采集设备中的相应波形在上述坐标系中进行显示;
获得每个振动采集设备对应波形中波峰的起始时刻,将多个起始时刻进行对应,计算出 起始时刻的时间差,基于时间差,将振动采集设备进行相应调整,实现同步。
同步设备将输出10秒方波。各十秒方波的左侧线均为GPS时间整10s的时刻,各采集设 备中该通道均作为时间标志使用,从而计算出各振动采集设备之间的采样时差,并对采集数 据进行调整,实现时间同步。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1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