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本数据的脱敏方法、装置、存储设备以及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3075.7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9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牛鼎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曲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本 数据 方法 装置 存储 设备 以及 计算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本数据的脱敏方法、装置、存储设备以及计算机设备,其中文本数据的脱敏方法包括:获取待加密文本;根据待加密文本的文本类型和文本长度确定与待加密文本的文本类型对应的加密策略;根据加密策略对待加密文本进行加密。本发明根据待加密文本的文本类型和文本长度确定对应的加密策略,对待加密文本进行加密,从而不会改变原文本数据结构,避免原文本有损,进而提高了文本数据加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文本数据的脱敏方法、装置、存储设备以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脱敏是指对数据中包含的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特殊处理,达到数据变形的效果,使得攻击者无法从中直接获取敏感信息,当脱敏数据进行应用时再将数据进行还原。数据脱敏在金融、医疗、电信、电力等诸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文本数据的脱敏是数据脱敏的重点应用领域,文本数据脱敏的过程是在文本数据存储时使用脱敏算法进行脱敏,在文本数据提取应用时使用脱敏算法进行还原。
目前有一些可逆的加解密算法可以作为文本数据脱敏算法,但是这些算法在数据脱敏应用中有两个缺点:一是此类加解密算法会改变原文本数据结构,对原文本有损;二是如果使用固定密钥则容易造成泄漏,如果使用可变密钥则在大数据量下导致密钥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文本数据脱敏算法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文本数据的脱敏方法、装置、存储设备以及计算机设备。
一种文本数据的脱敏方法,包括:
获取待加密文本;
根据待加密文本的文本类型和文本长度确定与待加密文本的文本类型对应的加密策略;
根据加密策略对待加密文本进行加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加密文本的文本类型和文本长度确定与待加密文本的文本类型对应的加密策略,包括:
根据待加密文本的文本类型和文本长度确定文本属性;
根据文本属性确定对应的分段加密策略;
所述根据加密策略对待加密文本进行加密,包括:
根据分段加密策略分别读取对应的密钥库,对待加密文本进行分段加密;
将分段加密的数据进行组合以获取加密后的文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加密文本的文本类型包括:字母、数字、汉字和符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待加密文本之前还包括:初始化密钥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初始化密钥库包括:
根据文本类型和文本长度建立对应的字典库;
将字典库随机打乱以生成索引库;
将索引库与对应的字典库映射组成密钥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索引库与对应的字典库映射组成密钥库,包括:
将索引库与对应的字典库通过AES加密的密文建立连接关系,以生成密钥库;
将密钥库进行加密分库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加密策略进行加密之后,还包括:
根据加密后的文本的文本类型和文本长度确定加密后的文本的文本属性;
根据文本属性确定对应的分段解密策略;
根据分段解密策略分别读取对应的密钥库,对加密后的文本进行分段解密;
将分段解密的数据进行组合以获取解密后的文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牛鼎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牛鼎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30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