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3256.X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5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童庆松;余欣瑞;陈方园;张晓红;翁景峥;朱德青;郑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氮镍钴锰 三元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镍、钴、锰、锂、氮离子的摩尔比x:y:z:k:m分别称取镍的化合物、钴的化合物、锰的化合物、锂的化合物和氮掺杂剂;将镍的化合物、钴的化合物和锰的化合物混合得到混合物1,加入混合物1总体积的1~50倍体积的去离子水;在连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氮掺杂剂,混合均匀;在连续搅拌的条件下滴加氨水至溶液的酸度落在pH 10.0~13.5范围内,加入称取的锂的化合物,通过混合设备混合均匀;在没有氧气的氮气、氩气或氦气惰性气氛下于50~9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陈化5~48小时,制得前驱物2;将前驱物2在低于1个大气压力的真空条件下于120~220℃区间的任一温度加热制得干燥的前驱物3或者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于120~220℃区间的任一温度制备干燥的前驱物3;将干燥的前驱物3置于富氧空气或氧气氛中,采用程序升温法制得掺氮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
所述的称取镍的化合物、钴的化合物、锰的化合物和锂的化合物中两种以上化合物是可溶于水的;
所述的镍、钴、锰、锂、氮离子的摩尔比x:y:z:k:m同时满足以下关系:
x:y:z:m=(0.48~0.52):(0.18~0.20):(0.27~0.30):(0.001~0.03) ,0.95≤k≤1.05,且x + y + z + m = 1;
或x:y:z:m= (0.58~0.62):(0.18~0.20):(0.17~0.20):(0.001~0.03) ,0.95≤k≤1.05,且x + y + z + m = 1;
或x:y:z:m= (0.78~0.82):(0.08~0.10):(0.08~0.10):(0.001~0.03),0.95≤k≤1.05,且x + y + z + m = 1;
所述的三元材料同时满足以下特征:在XRD衍射图上的衍射峰均与层状α-NaFeO2结构的特征衍射峰相吻合;材料制备的扣式半电池在0.2C倍率电流和第1充放电循环下,相对锂电极恒电流充电至4.6V比4.4V增加充电比容量的比率小于25%;样品XRD衍射图的2θ角20~25°区间没有对应JCPDS卡片27-1252的Li2MnO3的衍射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程序升温法如下进行:将干燥的前驱物3置于富氧空气或氧气氛中,按照0.1~5℃/min的速度从室温程序加热至780~930℃温度区间的任一温度,冷却至室温,制得掺氮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掺杂剂为肼、水合肼的盐酸盐、水合肼的硝酸盐、二乙烯三胺、三聚氰胺、尿素、乙腈或乙二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镍、氧化镍、硝酸镍、氯化镍、碱式碳酸镍、草酸镍、乙酸镍或碳酸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钴、氧化钴、硝酸钴、氯化钴、草酸钴、碱式碳酸钴、乙酸钴或碳酸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锰、氧化锰、硝酸锰、碳酸锰、草酸锰、氯化锰或乙酸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的化合物为氧化锂、硝酸锂、氯化锂、碳酸锂、乙酸锂或氢氧化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氧空气是氧气体积含量在30~99%范围的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氮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设备为球磨或砂磨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32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风管及新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真空结构的聚氨酯保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