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正负电荷作用大量制备天然高分子微胶囊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4115.X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陶磊;潘瑞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9/52;A61K47/36;A61K4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正负 电荷 作用 大量 制备 天然 高分子 微胶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正负电荷作用大量制备天然高分子微胶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传统的天然高分子微胶囊制备技术复杂,过程繁琐,难以进行大量制备。通过传统方法制备的微胶囊由于聚集效应尺寸一般在微米量级,不易得到更小尺寸以适应体内治疗所需;且设计制备过程繁琐、复杂,在使用、保存过程中结构易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正负电荷作用大量制备天然高分子微胶囊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天然高分子微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A溶液、B溶液和分散剂混合分散均匀,干燥而得;
将A溶液、B溶液和分散剂混合分散均匀,干燥而得;
其中,所述A溶液中,溶质为带正电的高分子;
所述B溶液中,溶质为带负电的两亲性分子。
上述方法所述A溶液中,溶剂为水或醋酸水溶液;所述醋酸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具体为0.5-1.5%或1%;
所述带正电的高分子选自壳聚糖、羟乙基壳聚糖和羟丙基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B溶液中,溶剂为缓冲溶液;所述缓冲溶液具体为PBS缓冲溶液;所述PBS缓冲溶液的pH值为7.4;
所述带负电的两亲性分子选自大豆卵磷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维生素D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分散剂选自牛磺酸、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A溶液的浓度为0.5%-3%,具体为1%;
所述B溶液的浓度为2%-15%,具体可为5%;
所述A溶液与B溶液和分散剂的体积比为1:4-20:0.5-1,具体为1:4-19:1,再具体可为1:4:1、1:5.7:1、1:9:1、1:19:1。
所述分散为离心分散;
所述离心分散中,离心转速为10000-15000转/分钟,具体可为12000转/分钟;
离心时间为3-10分钟,具体可为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所述冷冻干燥具体包括:
将分散均匀的体系先置于液氮中再冷冻干燥;
所述置于液氮步骤中,保持的时间为3-10分钟,具体可为5分钟;
所述冷冻干燥步骤中,温度为-20--30℃,具体可为-27℃;时间为36-72小时,具体可为48小时。
另外,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天然高分子微胶囊及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天然高分子微胶囊的分散液以及天然高分子微胶囊或天然高分子微胶囊的分散液在作为药物载体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中,所述天然高分子微胶囊的粒径为50nm~1800nm,具体可为50nm~325nm或200nm~1800nm或120nm;
所述分散液中,分散剂为水、pH缓冲液,具体可为PBS溶液;
分散剂的用量为所述天然高分子微胶囊体积的5-20倍,具体可为10倍。
所述药物可为各种常见药物,如罗丹明B。
本发明利用正负电荷作用可以实现在水相体系中大量制备稳定的天然高分子微胶囊,经1000倍稀释后仍能保持良好形态,且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加入溶液的量的多少可实现对微胶囊尺寸大小及其分布的调控,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将其冻干后能以粉末形式保存,便于长期储存和运输,只需通过加入适量蒸馏水或缓冲溶液即可恢复原微胶囊状态,有望作为药物载体等应用于医疗领域中,实现药物缓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微胶囊在静置一定时间后动态光散射(DLS)的测试结果。
图2为实施例2中加入不同量壳聚糖溶液后制备的微胶囊的DLS测试结果。
图3为实施例2中所制备的微胶囊在进行一定倍数稀释后DLS的测试结果。
图4为实施例3中所制备的微胶囊在冻干前后所做DLS测试的结果。
图5为实施例4中药物释放实验的释放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壳聚糖-大豆卵磷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4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