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4343.7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7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强;龙文琴;熊双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光波 复式 杀青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包括机体、机脚、杀青腔、机盖、下料盖、出杂斗;所述机体安装在机脚上,所述杀青腔设置在机体内,机盖安装在机体的上端,下料盖安装在杀青腔的下端,出杂斗安装在机体的下端,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机盖内设置有风叶。本发明采用微波和光波双重高效加热,瞬间即能产生巨大热量,又因为加热是直接针对叶片,不需要通过器皿传热,且内外同时进行,加热时间极短,效率很高,比一般传统加热方式更省电,能源利用率高,而一般的加热方式在容器、空间等上浪费的热能很多,浪费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
背景技术
杀青是绿茶初制的关键工序,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阻止多酚类物质氧化,防止叶子变红,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分,使叶子变软,该工序对于成品茶的外观、色泽、香气及滋味等影响显著。
目前,常用的杀青方式有蒸汽杀青、微波杀青、热风杀青、滚筒杀青;其中蒸汽杀青和微波杀青方式钝化酶活性迅速,鲜叶受热均匀,成茶色泽翠绿鲜活,但香气、滋味等内质风味欠佳,投资成本相对较大;热风杀青升温快、匀度好,所制茶叶香气较高、滋味醇和,但由于热风与鲜叶温差大,叶温升高太快,技术参数掌握难度较高,易产生焦边爆点,导致成茶带烟焦味;滚筒杀青是中国应用最主要的杀青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可适应大规模连续化生产等特点,成品茶色泽绿润、香气四溢、滋味浓爽,但杀青时容易使叶变形、变色,且传统滚筒杀青采用燃煤、燃气、电热管等方式加热,在热效率、温控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如专利号为CN201310257640.6公开了一种绿茶微波杀青工艺;如专利号为CN201410506805.3公开了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及一种茶叶杀青方法;如专利号为CN201210004475.9公开了一种绿茶的微波、热风联合杀青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采用本发明杀青方法制得的茶叶品质优、营养高、气味清香、滋味鲜美;且杀青工艺具有工效高、能耗低、易操作的特点,解决了传统杀青存在的诸多不足。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波、光波复式杀青机,包括机体、机脚、杀青腔、机盖、下料盖、出杂斗;所述机体安装在机脚上,所述杀青腔设置在机体内,机盖安装在机体的上端,下料盖安装在杀青腔的下端,出杂斗安装在机体的下端,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机盖内设置有风叶。
所述加热组件为微波加热器和光波加热器交替且等间距安装在机体内。
所述风叶安装在风叶腔下端的风叶腔内,所述风叶腔下端还设置有漏风板,漏风板设置在机盖上。
所述下料盖铰接在机体的一端侧壁上,下料盖的一端设置有辅助下料挡板,辅助下料挡板安装在机体上。
所述辅助下料挡板与机体的内壁呈向下的锐角。
所述出杂斗和下料盖之间还设置有筛网,筛网的一端向下倾斜,且其最低端与出料板连接。
所述机体的上端在机盖最低端的水平位置上还设置有出气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微波和光波双重高效加热,瞬间即能产生巨大热量,又因为加热是直接针对叶片,不需要通过器皿传热,且内外同时进行,加热时间极短,效率很高,比一般传统加热方式更省电,能源利用率高,而一般的加热方式在容器、空间等上浪费的热能很多,浪费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出气口,2-机脚,3-杀青腔,4-机盖,41-风叶腔,42-风叶,43-电机,44-漏风板,441-出口孔,5-下料盖,51-辅助下料挡板,6-出杂斗,7-出料板,71-筛网,8-加热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4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