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锅具及其制备方法与烹饪器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4474.5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9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屈雪平;曹达华;黄宇华;李洪伟;杨玲;李兴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C04B41/00;C04B41/52;C04B41/9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韩冰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锅具 自粘性 过渡金属层 陶瓷锅 金属导磁层 金属元素 制备 烹饪 器材 电磁加热 生活电器 依次布置 应用范畴 引入 | ||
1.一种陶瓷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锅具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布置的陶瓷锅本体(100)、自粘性过渡金属层(300)、以及金属导磁层(500),其中所述自粘性过渡金属层(300)中含有自粘性金属元素,所述自粘性金属元素选自铝、钙、锌和钼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粘性过渡金属层(300)中,所述自粘性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小于金属元素总量的7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磁层(500)为镍层、铁层、镍和/或铁含量不小于70wt%的合金层、硅钢合金层和430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性过渡金属层(300)的厚度为0.04-0.1mm,金属导磁层(500)的厚度为0.1-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陶瓷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锅本体(100)包括侧壁、底壁和连接在所述侧壁和底壁之间的过渡连接部;所述自粘性过渡金属层(300)至少形成在所述陶瓷锅本体(100)中过渡连接部和底壁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陶瓷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锅具还包括釉层(200),所述釉层(200)形成在所述陶瓷锅本体(100)和自粘性过渡金属层(300)之间;优选所述釉层(200)的厚度为0.05-0.6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陶瓷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锅具还包括金属导热层(400),所述金属导热层(400)形成在所述自粘性过渡金属层(300)和所述金属导磁层(500)之间;优选所述金属导热层为选自银导热层、铝导热层、铜导热层和锌导热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金属导热层(400)的厚度为0.04-0.4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陶瓷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锅具还包括保护层(600),所述保护层(600)形成在所述金属导磁层(500)的外表面上;优选所述保护层为硅树脂层、耐高温防锈涂料层和陶瓷涂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保护层(600)的厚度为0.05-0.2mm。
9.一种陶瓷锅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陶瓷锅本体;
(2)对所述陶瓷锅本体外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
(3)以含有自粘性金属元素的金属粉末为原料,通过热喷涂的方式在所述陶瓷锅本体经粗糙化处理的外表面上形成自粘性过渡金属层,其中所述自粘性金属元素选自镍、铝、钙、锌、钼中的一种或几种;
(4)在所述自粘性过渡金属层上形成金属导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金属粉末的总重量为基准,其中所述自粘性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小于70wt%。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为自粘性金属粉,或者含有自粘性金属元素的合金粉末。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喷涂为等离子喷涂或者超音速电弧喷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44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装置及设有该防护装置的电器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