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及光伏接入后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切负荷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4972.X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9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丽;刘福锁;李威;罗剑波;侯玉强;孙仲卿;吴兴扬;王超;石渠;吴晨曦;崔晓丹;刘平;张倩;顾晓玲;潘彤;李海峰;罗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刘丰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系统 电压 稳定性 负荷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计及光伏接入后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切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局部电网的外网进行戴维南等值得到等值外网,根据局部电网内光伏典型日出力变化曲线,按照光伏出力和受电功率的差异将运行方式分成多套数据,设数据的套数为M;
2)根据不同方式故障后局部电网与等值外网形成的系统导纳模型,进行潮流分析,求取系统雅克比矩阵最小模特征值λmin,并根据λmin是否大于设定值ε做为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判据,若λmin大于ε,则判定故障后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较大,不采取切负荷控制,结束本方法;反之,则需要进入切负荷控制,进入步骤3);其中ε为趋近于0的数;
3)以故障后光伏汇集站吸收无功功率特性变化识别电压失稳主导因素,分别计算电压失稳因素为光伏主导或断面主导时的切负荷量;
4)综合考虑不同负荷节点电压灵敏度指标,并按照不同电压失稳主导因素下的切负荷量依次匹配灵敏度指标较大的负荷,形成M套光伏不同出力及运行方式下切负荷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光伏接入后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切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1)设局部电网存在N个光伏汇集站,计算在故障后t时刻从第i个汇集站看进去光伏场站吸收的无功功率变化ΔQi:
ΔQi=Qi,t-Qi,t0
式中:Qi,t为t时刻从第i个汇集站看进去光伏场站吸收的无功功率,Qi,t0为故障时刻从第i个汇集站看进去光伏场站吸收的无功功率;
通过max{ΔQi}判别电压失稳主导因素,其中i∈N:
3-2)若电压失稳主导因素为断面,则故障后切负荷量按下式计算:
ΔPD=KDPj
式中:ΔPD为电压失稳主导因素为断面下的切负荷量,j为发生故障的交流线路的序号,Pj为故障前故障线路的功率,KD为设定的比例系数;
若电压失稳主导因素为光伏,则故障后切负荷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ΔPG为电压失稳主导因素为光伏下的切负荷量,Qi为第i个光伏汇集站从系统吸收无功,Vi为第i个光伏汇集站电压,Qi,t、Qi,t0分别为第i个光伏汇集站t时刻和故障时刻从系统吸收无功,Vi,t、Vi,t0分别为第i个光伏汇集站t时刻和故障时刻电压,则为光伏汇集站的等效导纳变化量,为t时刻第i个光伏汇集站等效导纳,为故障时刻第i个光伏汇集站等效导纳,其中i∈N;KG为由系统光伏接入比例及规模确定的电压稳定折算切负荷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光伏接入后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切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按照不同电压失稳主导因素下的切负荷量依次匹配灵敏度指标较大的负荷时,可适当多切负荷,但切负荷量应满足不同节点最大切负荷比例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49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