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偏光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5875.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泽;海博;李泳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闻盼盼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偏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偏光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而显示器件特别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作为信息交换和传递的主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并广泛应用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科学规律,一项事物的更新换代速度受其关注度和使用率的影响十分显著,显示技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有着“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LCD一直作为显示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OLED电致发光、激光显示,Micro LED等新颖的显示技术频出,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在此背景下,LCD也有在不断更新换代,利用新技术新设计来弥补自身不足,量子点材料(Quantum Dots,QDs)就是其中最为有益的尝试之一,由于QDs材料本身所具有的高色纯度、光谱连续可调等优异性质,使其成为21世纪最为优秀的发光材料,可以在显示色域上大幅度提高现有LCD的色彩表现,因此近年来其显示应用被广泛研究。
QDs材料除了可用于提升色域之外,还可以利用其无方向选择性的荧光辐射来提升显示器的视角表现。诚然,对现有的液晶显示器而言,视角一直是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然而由于显示模式与背光设计等因素限制,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液晶显示器及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型液晶显示器的大视角处的显示表现远逊于正视视角的显示表现。图1为现有的TN型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视角关系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出,与正视视角的显示亮度相比,大视角处的显示亮度明显降低。
另外,在LCD显示领域,偏光片也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偏振光学是液晶显示的基础,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即是利用液晶的旋光性和双折射,通过电压控制液晶的转动,使经过下偏振片后的线偏振光随之发生旋转,从上偏振片(其偏光轴与下偏振片垂直)射出,从而上、下偏振片与液晶盒协同起到光学开关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能够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大视角表现,同时提升液晶显示器的色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量子点偏光片的第一实施例,包括:量子点层、设于所述量子点层上的偏光层、设于所述偏光层上的第一保护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上的粘合剂层、及设于所述粘合剂层上的离型膜。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还包括设于所述量子点层与偏光层之间的第二保护层。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还包括设于所述量子点层上远离所述偏光层一侧的外保护膜。
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比,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偏光片还包括设于所述量子点层上远离所述偏光层一侧的外保护膜。
所述外保护膜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三醋酸纤维素;所述偏光层的材料包括聚乙烯醇;所述粘合剂层的材料包括压敏胶。
所述量子点层的材料包括聚合物基质、及分散于聚合物基质中的量子点。
所述聚合物基质包括丙烯酸系树脂、环氧树脂、环烯烃聚合物、有机硅烷类树脂以及纤维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量子点为油溶性量子点,所述量子点包括红光量子点与绿光量子点。
所述红光量子点与绿光量子点均包括发光核与包裹于发光核外的无机保护壳,所述红光量子点的发光核的材料包括CdSe、Cd2SeTe、InAs、ZnCuInSxSey、及CuInSx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绿光量子点的发光核的材料包括ZnCdSe2、InP、Cd2SSe、ZnCuInSxSey、及CuInSx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红光量子点与绿光量子点的无机保护壳均包括CdS、ZnSe、ZnCdS2、ZnS、及ZnO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5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