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瓶身无接触退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6368.0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新;李武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特新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B65G17/12;B65G17/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陈勇 |
地址: | 32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身无 接触 退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瓶身无接触退火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的瓶身在退火工艺中,瓶身的表面不可避免的需要与金属输送带之间发生较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导致与金属输送带接触的瓶身的表面的受热不均,影响瓶身的退火质量的问题的瓶身无接触退火系统。它包括用于输送瓶身的链板传送机以及用于支撑瓶身的瓶身支撑结构,所述链板传送机包括若干链板,且相邻两块链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瓶身的放置槽;所述瓶身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链板上用于支撑瓶身的竖向支撑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退火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瓶身无接触退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西林瓶等玻璃瓶的瓶身退火工艺中,通常采用金属输送带输送瓶身,且瓶身固定在金属输送带上,瓶身通过金属输送带穿过退火炉进行退火。目前的瓶身退火工艺中,由于瓶身采用金属输送带进行输送,且瓶身固定在金属输送带上;这使得在瓶身退火工艺中,瓶身的表面不可避免的需要与金属输送带之间发生较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导致与金属输送带接触的瓶身的表面的受热不均,影响瓶身的退火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的瓶身在退火工艺中,瓶身的表面不可避免的需要与金属输送带之间发生较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导致与金属输送带接触的瓶身的表面的受热不均,影响瓶身的退火质量的问题的瓶身无接触退火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瓶身无接触退火系统,包括:用于输送瓶身的链板传送机以及用于支撑瓶身的瓶身支撑结构,所述链板传送机包括若干链板,且相邻两块链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瓶身的放置槽;所述瓶身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链板上用于支撑瓶身的竖向支撑板。
本方案的瓶身无接触退火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的瓶身在退火工艺中,瓶身的表面不可避免的需要与金属输送带之间发生较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导致与金属输送带接触的瓶身的表面的受热不均,影响瓶身的退火质量的问题。
作为优选,放置槽呈V形。本方案的放置槽呈V形不仅可以配合竖向支撑板有效的对瓶身进行限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减小瓶身底部与放置槽的接触点。
作为优选,竖向支撑板的上边缘设有用于限位瓶身的V形槽。本方案的V形槽可以在最大程度的减小瓶身与竖向支撑板的接触面积的情况下,配合放置槽对瓶身进行定位,提高瓶身的放置稳定性。
作为优选,还包括退火炉及顶升支撑装置,所述链板传送机还包括链轮及链条,链条包括位于链轮上方的上段传送链条及位于链轮下方的下段传送链条,所述上段传送链条穿过退火炉,所述顶升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退火炉内的顶升支撑板及与竖向支撑板一一对应的错位顶升支撑机构,所述错位顶升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链板上的竖直导向孔、滑动设置在竖直导向孔内的竖直导杆、设置在竖直导杆上并位于对应的链板上方的导杆上限位块及设置在竖直导杆上端的水平支撑杆,竖直导杆的下端设有滚轮安装平板,滚轮安装平板上设有支撑滚轮,且支撑滚轮位于滚轮安装平板下方,水平支撑杆与对应的竖向支撑板相平行;所述顶升支撑板位于上段传送链条的下方,顶升支撑板位于下段传送链条的上方,顶升支撑板包括沿链板传送机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的导入端倾斜导板、顶升平板及导出端倾斜导板,导入端倾斜导板靠近链板传送机的输入端,导出端倾斜导板靠近链板传送机的输出端,导入端倾斜导板由链板传送机的输入端往输出端方向斜向上延伸,导出端倾斜导板由链板传送机的输入端往输出端方向斜向下延伸;当导杆上限位块抵在链板上时,水平支撑杆位于竖向支撑板的上边缘的下方;当支撑滚轮抵在顶升平板上时:水平支撑杆位于竖向支撑板的上边缘的上方。
本方案可以进一步的有效解决目前的瓶身在退火工艺中,瓶身的表面不可避免的需要与金属输送带之间发生较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导致与金属输送带接触的瓶身的表面的受热不均,影响瓶身的退火质量的问题。
作为优选,竖直导杆上并位于对应的链板的下方设有导杆下限位块。
作为优选,下段传送链条位于退火炉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特新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未经肖特新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6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瓶原料的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薄钢化玻璃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