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识别热量摄入和消耗的方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7550.8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贾小云;郑茹;王兴;王二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Q50/22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设备 自动识别 热量 摄入 消耗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识别热量摄入和消耗的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热量除了给人在从事运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样也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等等。人体每日摄入的热量不足,其结果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成人消瘦和工作能力下降。热量摄入过剩,则会在体内贮存为脂肪,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会导致肥胖和机体不必要的负担,并可成为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糖尿病等流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人们应多加关注热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问题。
当前市面上也有很多关于热量摄入和消耗控制的手机软件,但是其测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都是单一的针对热量摄入控制或热量消耗控制,并未将热量摄入和热量消耗进行平衡管理。从而不能针对用户食物摄入量和用户消耗的热量提供相应建议,不能为用户计算近期热量摄入与消耗差,并不能根据用户信息和能量摄入与消耗差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热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识别热量摄入和消耗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可帮助用户了解准备食用的食物所含热量及其消耗方式与时间;能够随时帮助用户检测摄入和消耗食物的热量,根据用户信息,帮助用户合理控制饮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识别热量摄入和消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预先保存的各类食物的单位热量和对应的一两个参照物尺寸,将待测食物和参照物通过拍照摄入,对摄入的图片进行图像识别,确定待测食品类别;
根据图片上待测食品与参照物的大小尺寸,估算当前食物的总热量,根据库内的用户信息建议是否食用该食物,以及食用量范围;
自动开启检测,检测吃饭动作,识别吃饭速度,发射红外线并收集数据形成光谱,计算获得第一热量;
当检测到吃饭停止时,计算第二热量保存当前所剩食物热量;
根据第一热量和第二热量,准备食用食物总热量和所剩食物热量,获得摄入食物热量,并根据摄入食物量给出相应提示和建议消耗方式;
获取用户餐后运动数据,得到运动消耗的热量;根据食物信息对所述消耗热量进行换算,输出结果,给出建议;
根据用户近期饮食和用户信息提出相应的膳食计划和建议,提醒用户。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识别热量摄入和消耗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个人信息,各类食物对应的气味,颜色和不同烹调方式的单位热量,以及食物的密度和对应的参照物。
图片摄取模块:用于对用户需要提取热量含量数据的待测食物和参照物进行图片摄入;
图片识别模块:用于对图片摄取模块所摄入的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并根据气味传感器的数据和与存储模块中食物颜色对比,确定待测食品类别及其烹调方式,根据图片上待测食品与参照物的比例,以及保存的该参照物的大小尺寸,确定该待测食物大小尺寸。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图像识别模块所确定的食品大小尺寸、食品类别和烹调方式,以及该食品类别对应的烹调方式的单位热量,确定该待测食品所含热量;计算第一热量与第二热量之差,再以用户的进食量来辅助计算用户摄入的热量;
检测模块:获取用户进食的吞咽速度以及单位进食量;获取用户的运动量;
记录模块:存储用户进食前食物的大小尺寸和第一热量;存储用户进食完成后所剩的食物大小和尺寸和第二热量;记录用户摄入的热量和消耗的热量;
数据反馈模块:向用户反馈当前待食用食物的热量,并根据用户的信息建议是否食用和食用量的范围;向用户反馈所摄入食物的热量,以及建议食用后的运动方式;根据用户近期饮食和用户信息提出相应的膳食与运动计划和建议,提醒用户;
第二计算模块:根据用户运动量计算消耗的热量,根据记录的摄入热量对所述消耗热量进行换算,得出结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自动识别热量摄入和消耗的设备,包括:智能移动设备和特制的手环,该手环内集成红外扫描仪、测斜仪、加速器、肌腱传感器、气味传感器、运动传感器、GPS传感器和蓝牙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7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