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传动矿热炉布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7806.5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6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郭飞宇;宋春峰;张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18 | 分类号: | F27B3/18;F27D3/10 |
代理公司: | 11276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减速电机 回转支撑 水冷 矿热炉 小齿轮 中心喉管 提升机 溜槽 丝杆 转套 转动 啮合 带动小齿轮 机械传动 自动加料 布料器 任意点 输出轴 摆动 齿轮 内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传动矿热炉布料器,包括:行星减速电机,设置在水冷中心喉管上,行星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行星减速电机带动小齿轮旋转;回转支撑,设置在水冷中心喉管上,回转支撑的内圈靠近水冷中心喉管,外圈上的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小齿轮可通过外圈带动回转支撑转动;转套,与回转支撑的外圈相连,通过行星减速电机的小齿轮转动回转支撑带动转套旋转;水冷溜槽,通过丝杆提升机的连杆与行星减速电机相连,行星减速电机通过丝杆提升机的连杆带动水冷溜槽摆动。本发明能够使物料分布到不同的环面上,实现矿热炉内任意点的自动加料,物料分布更加均匀,便于矿热炉实现大型化,降低矿热炉的内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热炉加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械传动矿热炉布料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矿热炉加料设备以料管式、摇杆式(手动操作摇杆)居多,如图1和图2所示。料管式加料方式只能定点加料,覆盖料面不均匀,另外烟罩空间有限,布设的料管数量也有限。料管下料口多采用水冷,也非常容易炸裂漏水,形成事故隐患,并影响设备作业率;如果下料口料管头不采用水冷,则使用寿命极短,几天之内料管头则烧损。
摇杆式加料虽然能然物料分布到矿热炉的不同位置,但溜槽的α角和β角位置由工人根据经验判断定位,工人先打开布料门,通过目测料面情况,凭感觉手动控制溜槽的α角(布料溜槽的倾角)和β角(布料溜槽的圆周角度)来实现布料,每个工人的经验不同,布料的均匀性无法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加料、物料分布均匀的机械传动矿热炉布料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机械传动矿热炉布料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械传动矿热炉布料器,包括:行星减速电机,设置在水冷中心喉管上,行星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小齿轮,行星减速电机带动小齿轮旋转;回转支撑,设置在水冷中心喉管上,回转支撑的内圈靠近水冷中心喉管,外圈上的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小齿轮可通过外圈带动回转支撑转动;转套,与回转支撑的外圈相连,通过行星减速电机的小齿轮转动回转支撑带动转套旋转;水冷溜槽,通过丝杆提升机的连杆与行星减速电机相连,行星减速电机通过丝杆提升机的连杆带动水冷溜槽摆动。
本发明的一种机械传动矿热炉布料器的优点在于:
1)溜槽β角(布料溜槽的圆周角度)旋转通过行星减速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实现溜槽的120°布料范围,溜槽α角(布料溜槽的倾角)倾动通过行星减速电机带动丝杆升降机中的丝杆上下移动,丝杆通过连杆与水冷溜槽相连,以使水冷溜槽的角度变化,让物料分布到不同的环面上,实现矿热炉内任意点的自动加料,物料分布更加均匀,便于矿热炉实现大型化,降低矿热炉的内耗;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由于矿热炉及附属设备容易带电,人工控制溜槽下料很不安全。
2)具有把物料分布到矿热炉内任何位置的能力,通过自动化程序控制,α角和β角传动都是由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的位置能实时回传到控制计算机,即能够确定水冷溜槽的位置,通过开炉前测定的料流曲线速(溜槽各个位置对应的矿热炉内的下料位置,角度定位准确,能够实现全自动加料,物料分布均匀,α角和β角联合运动能够实现扇形、定点、多圈、单圈加料,此布料器能够实现矿热炉布料的勤加料、薄加料,显著降低电耗能耗,提高矿热炉经济效益;
3)冷却效果好,中心喉管为一路冷却,转套及溜槽为另外一路冷却,采用双路闭环冷却,能对所有与高温接触的部件进行冷却,溜槽通过溜槽吊挂装置与转套连接,连接可靠,冷却效果好;
4)布料器进行了绝缘处理,在溜槽碰到电极,设备带电的情况下,能可靠工作;
5)结构简单,功能完善,能够实现全自动加料和无人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料管式矿热炉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摇杆式矿热炉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78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