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内机深度保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8244.6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2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付雨;凌龙;宋义庚;戴海鹏;李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服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F28G9/00;A61L2/07;A61L2/18;B08B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何静生;毛立群 |
地址: | 2016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内机 内机蒸发器 保养 消毒剂 拆卸 清洗 清洁剂 清洁度 空调 表面喷洒 出风叶片 高温消毒 回风叶片 家装领域 空气环境 消毒步骤 用水冲洗 蒸气消毒 蒸汽机 蒸发器 滤网 冲洗 细菌 消毒 洁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装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内机保养方法。其中,空调内机保养方法,包括:拆卸步骤,拆卸空调内机的出风叶片、回风叶片以及滤网;第一清洗步骤,利用空调清洁剂清洗内机蒸发器;消毒剂消毒步骤,在内机蒸发器的表面喷洒消毒剂消毒;第一冲洗步骤,用水冲洗内机蒸发器;蒸气消毒步骤,用蒸汽机为内机蒸发器高温消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灭了大量细菌,提高了空调的清洁度的保养方法,有利于提供舒适洁净的空气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内机保养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用调节室内温度的现代化电器。家用空调的种类分为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挂壁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窗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在空调的使用中,通过分析空调的工作原理,我们不难发现其工作时的部分机理与吸尘器相似。空调外机抽进室外空气经过潮湿的蒸发器全面接触后,再由内机吹回室内;长此以往,空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和散热片上会积聚大量灰尘、污垢、胺、碱、病毒等有害物质。加之冷凝水充斥在过滤网、散片等处,同时安装空调的房间又很少开窗换气,这就又给螨虫提供了逐渐生长的环境。当空调停机后,温度恢复会使蜻虫、细菌繁殖,霉变,并产生异味,这样会直接影响到空调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对人体的健康构成莫大的威胁,导致空调综合症的发生,尤其对于新生儿和儿童,螨虫所带来的病痛和不适,甚至可能伴随终身。大量的细菌、病毒,随着冷热空气在室内和车内循环,随着空调使用年限的增加,严重危害使用者的健康。
再者,这些污垢使循环受阻,最终导致制冷系统工作压力升高、压缩机运转负荷增大,表现为制冷、制热率下降,增加电耗和油耗,以及噪音增大,甚至损坏空调而加上细菌和病毒污染空气、传播疾病,严重危害人体的身心健康。因此,空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清洗。这样才能保证室内空气环境优质、舒适、清新。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空调内机传统清洗的基本步骤一般如下:
1.打开空调的外壳,取下滤尘网,用自来水清洗。
2.蒸发器翅片上有较重的灰尘,可以先用细软毛刷清除一遍。再用空调清洁剂清洗蒸发器翅片上的铝传热片和线圈表面,清洁泡沫完全将蒸发器表面覆盖。
3.大约15分钟后,空调清洁剂就会完全渗透反应,充分瓦解空调蒸发器的翅片上的顽固污垢,这时用软布擦干净即可。
4.重新安装滤尘网,并盖上空调机外壳,再用软布蘸上温水轻轻擦拭空调机面板,不要太用力,以免损坏面板上的涂层。
5.开启空调,并把风量及制冷量调到最大,保持开启空调10至20分钟,让污水从排水管排出
但是,上述的清洗方法,只能清除大部分可见的污垢,但是对于微生物难以完全洗净,容易留下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安全隐患。同时,此方法难以清洁交换器上的细菌,不能做到对空调内机的深度清洁和养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内机保养方法,在清洁空调的同时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空调内机的保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拆卸步骤,拆卸空调内机的出风叶片、回风叶片以及滤网;
第一清洗步骤,利用空调清洁剂清洗内机蒸发器;
消毒剂消毒步骤,在内机蒸发器的表面喷洒消毒剂消毒;
第一冲洗步骤,用水冲洗内机蒸发器;
蒸气消毒步骤,用蒸汽机为内机蒸发器高温消毒。
脏水回收步骤,回收第一清洗步骤和第一冲洗步骤所产生的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服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服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8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