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束丛状碳纳米管用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束丛状碳纳米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8447.5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7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时浩;袁国辉;杨斌;梅佳;李然;方振辉;刘智良;黄友元;马芳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75 | 分类号: | B01J23/75;B01J23/755;B01J23/28;B01J23/745;B01J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新区科技创***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束丛状碳 纳米 管用 催化剂 方法 | ||
1.一种采用催化剂制备束丛状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催化剂放入反应炉内,通入碳源气体和惰性气体,500℃~900℃煅烧10min~200min,得到束丛状碳纳米管,所述碳源气体包括甲烷、乙烯、乙炔、丙烷、丙烯或气态的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物和金属前驱体分散在溶剂中,得到分散液,所述有机物包括聚乙烯醇、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或沥青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2)采用步骤(1)得到的分散液进行电纺丝;
(3)将步骤(2)得到的电纺丝产物于空气气氛、氮气气氛、氦气气氛、氖气气氛、氩气气氛、氪气气氛或氙气气氛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气氛下300℃~600℃热处理10min~60min,得到催化剂;
其中,所述金属前驱体为金属盐和/或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盐包括铁、镍、钴、镁、铝、钙、硅或锰的金属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铁、镍、钴、镁、铝、钙、硅或锰的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束丛状碳纳米管是由全部的取向型碳纳米管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为硝酸盐和/或氯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溶剂包括水、乙醇、丙酮、四氢呋喃或N, 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有机物、金属前驱体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30):(1~20):(50~9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分散采用的方式包括:搅拌、研磨或球磨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进行所述电纺丝的过程为:将步骤(1)得到的分散液装入电纺丝设备的注射器中,接通高压电源,进行电纺丝,在接收装置处收集得到电纺丝产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得到的分散液装入注射器使用的仪器为蠕动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进行电纺丝的过程中,所述分散液的流速为0.1mL/h~100mL/h。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进行电纺丝的过程中,高压电源产生的电压为5kV~30kV。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进行电纺丝的过程中,所述注射器的针头和接收装置的间距为10cm~30cm。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8m2/g~20m2/g。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束丛状碳纳米管中的取向型碳纳米管的直径为5nm~100nm。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束丛状碳纳米管中的取向型碳纳米管的长度为5μm~100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束丛状碳纳米管中的取向型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140 m2/g~30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84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