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8470.4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何顺;杨明昆;谭向宇;程志万;彭兆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9/00 | 分类号: | G01R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绝缘子 表面 电势 测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绝缘子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形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中十分重要的部件,通常用于连接高电位部件和地电位外壳,起到支撑高电位部件,并使其保持对地绝缘的作用。
在GIS运行过程中,在快速暂态过电压的作用下,绝缘子表面将引入电荷,这将会使绝缘子的电场分布产生严重的畸变,容易引发绝缘子沿面闪络,进而导致GIS设备损坏或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研究表明,该沿面闪络的发生,一方面是由VFTO的作用所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绝缘子的本身材质性能不佳或者结构设计不合理所导致。
为了提高绝缘子本身的性能,研究直流电压下绝缘子表面电势分布,有助于揭示直流电压下绝缘材料沿面闪络机理,优化绝缘子结构设计,提高直流系统绝缘件抗闪络性能。但是,目前,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设备主要是针对于各种正在使用中的绝缘子,而针对于试验用的绝缘子表面电势的测量装置则鲜有报导,因此,亟待提供一种针对实验过程中绝缘子的表面电势测量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锥形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设备,以解决无法直接测量实验过程中锥形绝缘子表面电势的问题。
一种锥形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设备,包括密封壳体,设置于所述密封壳体侧壁的高压电极,设置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的旋转装置和测量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同轴的第二连接杆,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密封壳体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与所述高压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锥形绝缘子的一侧连接,所述锥形绝缘子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探头、传动杆、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测量探头设置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部设置有第一绝缘壳体,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锥形绝缘子连接的一端为绝缘端,所述绝缘端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壳体;
所述第二绝缘壳体的通过螺杆与第四电机连接,所述第四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所述锥形绝缘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测量探头均与控制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高压电极的外部套设有高压套管。
可选的,所述高压电极的一端设置有高压球,所述高压球与高压源连接。
可选的,所述密封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空间连通的进气口和气压表。
可选的,所述密封壳体的顶部设有观察窗。
可选的,所述密封壳体的下方设有底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锥形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设备主要包括密封壳体,设置于所述密封壳体侧壁的高压电极,设置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的旋转装置和测量装置。该高压电极用于向绝缘子表面引入电荷,在绝缘子表面产生电势。该旋转装置用于控制该绝缘子围绕绝缘子的轴线转动,该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绝缘子表面的电势分布。通过该旋转装置和测量装置4的协同作用,通过测量装置4可实现对锥形绝缘子外表面每个位置电势的检测,获得绝缘子锥面表面电势分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锥形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锥形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锥形绝缘子表面电势测量设备的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密封壳体;11、进气口;12、气压表;13、观察窗;2、高压电极;21、高压套管;22、高压球;3、旋转装置;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第一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5、第一电机;36、第一绝缘壳体;37、第二绝缘壳体;38、螺杆;39、第四电机;4、测量装置;41、测量探头;42、传动杆;43、第二电机;44、第三电机;5、绝缘子;6、控制器;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8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