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排障器安装结构及其排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9814.3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9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闵阳春;金希红;田冬;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6 | 分类号: | B61F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排障器 安装 结构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排障器安装结构及其排障器,排障器包括:外壳结构,所述外壳结构的前端具有薄板箱型结构;具有吸能孔(4)的吸能直板,所述吸能直板支撑于所述薄板箱型结构中。本发明提供的排障器,吸能直板具有吸能孔,当碰撞产生的能量传递至吸能孔后,排障器吸能结构(吸能孔)发生变形,从而实现了碰撞吸能;并且,无需设置吸能管或蜂窝结构等结构,结合了排障器的承载功能与吸能功能,确保排障器可靠性;使排障器的重量充分用于吸能,使材料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从而有效降低排障器的重量,达到动车组排障器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排障器安装结构及其排障器。
背景技术
排障器是设置在车辆的前端底部的部件,主要用于排除轨道上的障碍物。由于排障器一般需要抵抗140KN以上的压力,因此排障器通常结构强度较高。但是,在排障器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排障器的结构强度太高不利于碰撞能量的吸收,不利于保护车辆安全。
目前,通常排障器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整体排障器,其为板厚结构,该结构的排障器为实体结构,不利于碰撞吸能。另一种为组合排障器,其上设置专门的吸能结构,如吸能管或蜂窝结构等。这种排障器的各个模块(如排障器主体与吸能结构)之间通常为螺栓紧固安装,可靠性方面没有整体排障器高。并且,吸能结构通常只能承受正压力,为保证碰撞的时候吸能结构不发生偏斜变形,还需设置导向结构,才能使吸能结构充分发挥作用,增加了整个排障器的制作难度与结构重量,不利于轻量化车体的实现。
因此,如何实现碰撞吸能,确保排障器可靠性,满足轻量化需求,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障器,以实现碰撞吸能,确保排障器可靠性,满足轻量化需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排障器的排障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障器,包括:
外壳结构,所述外壳结构的前端具有薄板箱型结构;
具有吸能孔的吸能直板,所述吸能直板支撑于所述薄板箱型结构中。
优选地,上述排障器中,所述吸能直板包括纵向板及横向板;所述纵向板沿所述排障器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横向板沿垂直于所述排障器的纵向方向设置。
优选地,上述排障器中,所述吸能孔为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吸能直板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上述排障器中,所述吸能直板焊接于所述薄板箱型结构中。
优选地,上述排障器中,所述吸能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吸能直板均匀排列。
优选地,上述排障器中,所述外壳结构的外表面为中心对称的流线型曲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排障器安装结构,包括车体及排障器,所述排障器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排障器。
优选地,上述排障器安装结构中,所述车体上具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中空结构;所述排障器具有与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的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上具有能够伸入所述中空结构中的防落吊耳,所述安装座上具有能够贯穿所述防落吊耳的安装孔的铰接轴。
优选地,上述排障器安装结构中,所述安装座上具有与所述防落吊耳的安装孔对应设置的铰接轴连接孔,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铰接轴连接孔及所述防落吊耳的安装孔。
优选地,上述排障器安装结构中,所述防落吊耳的安装孔为沿所述排障器安装结构的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型孔。
优选地,上述排障器安装结构中,所述铰接轴为销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9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及其底架结构
- 下一篇:停放制动缸手缓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