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班组轻度和中度疲劳程度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1119.0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7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陈振玲;李丽丽;丁鹏欣;徐先发;杨晓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民航 空中 交通 管制 班组 轻度 中度 疲劳 程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班组轻度和中度疲劳程度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班组的尿液样本,然后对尿液样本进行预处理;其中,尿液样本包括上班工作前的尿液样本和工作后的尿液样本;S2: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预处理后的样本分别进行分离检测;S3:将班组工作后的尿液样本与上班工作前的尿液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配对比对,筛选出特征性生物标志物;S4:将筛选的特征性生物标志物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程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比较,判定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疲劳程度。本发明提供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班组轻度和中度疲劳程度的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可信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班组轻度和中度疲劳程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研究疲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大战及战后英国工业疲劳研究委员会(The Industrial Fatigue Research Board后改称为TheIndustrial Health Research Board)开展一项关于工业生产特别是军需物资生产中疲劳问题的大规模工效学研究。该研究报告影响深远,甚至许多结果已成工业界的共识。例如,报告建议缩短过长的劳动时间、改善工作环境、调整倒班系统等缓解员工疲劳,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建议对我们现在劳动时间设置、生产车间和办公环境的照明等设计以及倒班系统优化仍然具有指导作用。这份报告中用于检测疲劳的指标就是劳动生产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工业特别是军事航空业发展迅速。人们发现飞行员在驾驶航空器执行任务期间,会出现驾驶能力突然下降甚至失能的情况,人们提出以操作绩效下降来表征疲劳。战后,伴随军事航空和民用航空业发展,长距离飞行以及昼夜飞行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发现疲劳问题更加复杂化,疲劳可以累加,形成累积性疲劳。这一时期,仍以工效学方法研究疲劳为主。
伴随人们对社会安全关注的不断提高,对于疲劳问题的研究也由工效学研究拓展到心理学、神经科学、睡眠学、生理生化等学科。各学科建立了相应检测疲劳的方法,例如心理学基于主观感受的斯坦福嗜睡量表、视觉类比量表等,还有基于认知能力检测疲劳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SCT)、伦敦塔测试(TOL)等。主观量表易受到情绪及其他因素干扰,认知测试中参数指标设定比较困难,往往出现“天花板”或“地板”效应,致使这些量表或软件的信度和效度不够令人满意;又如神经和睡眠科学建立基于脑电图变化检测疲劳方法,提出delta和theta波显著增大时出现疲劳,由于脑电仪器复杂,难以应用于现场检测;再如基于人体疲劳时出现打哈欠、眼动变化如眨眼、眼睑闭合等生理反应,尝试建立相应检测方法。目前为止,人们对疲劳生化机制了解很少,疲劳生化机制的阐释将有助于开发基于生化指标的客观、稳定、快速检测疲劳的方法。
采用生化指标检测疲劳是人们一直尝试的一种方法,如检测一些激素、肽等,研究发现胞嘧啶核苷(Cytidine)和肾上腺皮质类酯醇(Corticoid)浓度与工作压力有关;还检测糖肽(Glycopeptides)等与睡眠、生物节律有关的物质;但Borbely等指出这些化合物与疲劳具有相关性的数据缺乏一致性的证据。总之,人们虽然从工作压力、睡眠、生物节律等多角度尝试了多种化合物代谢与疲劳相关性研究,然而仍未发现任何一种人体代谢化合物与疲劳具有相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11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