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扭转的螺旋线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3105.2 | 申请日: | 201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7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理波;朱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转 螺旋线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割钢丝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加扭转的螺旋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切割钢丝又名切割钢线,是一种特制硬脆材料用于分割的线材,也是表面镀有锌铜的特种钢丝,隶属光伏耗材,用途广泛,可用于切割各种高精度硬脆产品,可充当多线锯的磨料载体。随着切割技术提高,传统直丝逐渐被一种新型的带有锯齿形状的机构钢丝替代。由于钢丝带有锯齿形状,提高了切割效率,但改变了钢丝原有的圆型外轮廓。如图1a和图1b所示,如果是一个方向有锯齿,外轮廓由原来的圆型变成长腰型。如图2a和图2b所示,如果两个方向有锯齿(目前多采用这种垂直方向有两组锯齿的钢丝)外轮廓将变成一个长方形。上述两种钢丝在切割过程中都难以保证切割表面质量,切割厚度一致。主要原因是长条型或方形的外部轮廓导致钢丝在切割过程中被切口限制,很难转动,总是一侧磨损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螺旋线切割效率的加扭转的螺旋线生产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加扭转的螺旋线生产设备,包括本体,还包括中空的回转体,所述回转体通过轴承安装在本体上,所述回转体固定在主轴上,所述主轴与主传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回转体内主轴外侧设置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固定在转盘上,所述转盘通过轴承安装在本体上,所述转盘与转盘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回转体上固定有过线轮。
进一步的,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主电机,所述主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主轴下端固定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传动机构包括转盘电机,所述转盘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转盘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体外侧设置有安全罩,所述安全罩固定在立柱上,所述安全罩顶部开有圆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顶端固定有横梁,所述横梁下方固定有计米轮。
更进一步的,所述计米轮下方设置有分线轮。
采用上述后结构后,本发明加扭转的螺旋线生产设备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出的螺旋线切割硅片的质量率10%-20%,合格率提高10%;另一方面,与传统直丝切割效率相比提高1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一个方向有锯齿的切割钢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图1a中切割钢丝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两个相互垂直方向有锯齿的切割钢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图2a中切割钢丝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加扭转的螺旋线生产设备的剖视图。
图4a为本发明一种加扭转的螺旋线生产设备生产的螺旋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图4a中螺旋线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螺旋线绕制过程示意图。
图中:1为主电机,2为第一皮带轮,3为第一皮带,4为第二皮带轮,5为主轴,6为转盘电机,7为本体,8为第三皮带轮,9为第二皮带,10为转盘,11为绕线轮,12为安全罩,13为回转体,14为计米轮,15为分线轮,16为立柱,17为钢丝,18为过线轮,19为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加扭转的螺旋线生产设备,包括本体7,还包括中空的回转体13,所述回转体13通过轴承安装在本体7上,所述回转体13固定在主轴5上,所述主轴5与主传动机构转动连接使得回转体13可以转动,主轴通过键带动回转体以主轴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回转体13内主轴5外侧设置有绕线轮11,所述绕线轮11固定在转盘10上,所述转盘10通过轴承安装在本体7上,所述转盘10与转盘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回转体13上固定有过线轮18,回转体13上装有3个过线轮18,能够由钢丝带动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主电机1,所述主电机1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皮带轮2;所述主轴5下端固定有第二皮带轮4,所述第一皮带轮2通过第一皮带3与第二皮带轮4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传动机构包括转盘电机6,所述转盘电机6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皮带轮8,所述第三皮带轮8通过第二皮带9与转盘10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利维尔(中国)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3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硅切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螺旋结构金刚线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