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状RNA在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5421.3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4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启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状 rna 直肠癌 生物 标志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GSE1‑circRNA)在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这条环状RNA(GSE1‑circRNA)长219bp,位于人类的第16号染色体上85633914到85634132之间,GSE1是该circRNA的覆盖基因。本发明可用于鉴别可能患有结直肠癌的对象或结直肠癌的病理分型,再或者确定先前经鉴别的对象的手术预后的方法。本发明制备了筛查环状RNA(GSE1‑circRNA)的引物。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来自所述对象的癌症和癌旁组织样品中的环状RNA(GSE1‑circRNA)的量,其中较低量的GSE1‑circRNA与所述对象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可能性增加相关。具有制备临床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核糖核苷酸的用途,涉及环状核糖核苷酸(GSE1-circRNA)的用途,尤其涉及GSE1-circRNA结直肠癌患者的新的生物标记中的用途,用于鉴别结直肠癌及更不良预后的对象。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结肠癌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直到发病中晚期发现。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对于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如通过在结直肠癌中出现的GSE1-circRNA所证明的,已知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异常的GSE1-circRNA表达。考虑到GSE1-circRNA表达量在结直肠癌中可升高或降低,因此提供了疾病进展的病理学指征。
circRNA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是基因组DNA转录表达过程中,环化成环形RNA,的一类非编码RNA。研究表明,一些circ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来发挥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circRNA利用其microRNA(miRNA)应答元件结合miRNA,以阻断miRNA对其靶标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从而调控其他相关mRNA的表达水平。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重要作用的发现提示circRNA在药物开发和疾病诊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ircRNA作为一种调控性RNA(Regulatory RNA)近几年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circRNAs其表达具备组织特异性。circRNA中既有一部分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来发挥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Thomas B.Hansen等人通过对人AGO蛋白和miR-7的分析研究,证明了circRNA作为高效的microRNA海绵的作用。circRNAs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别十分显著,甚至能达到数百甚至数千倍,这种显著的差异使得其在成为候选标志物上具有明显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GSE1-circRNA在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英文名GSE1-circRNA,GSE1-circRNA长219bp,位于人类的第16号染色体85633914到85634132之间,GSE1-circRNA的碱基序列结构,GSE1是该circRNA的覆盖基因。
本发明提供了鉴别可能患有结直肠癌的对象或结直肠癌的分期,再或者对先前经鉴别患有结直肠癌的对象的预后进行确定的方法及其引物序列结构、PCR产物识别序列。
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来自所述对象的样品中的GSE1-circRNA量,其中较低量的GSE1-circRNA与所述对象患有结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或者结直肠癌预后不佳的可能性增加相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1)提出了GSE1-circRNA的用途;2)本发明的研究表明异常的量的GSE1-circRNA与所述对象患结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或者可能提示结直肠癌预后不佳。3)circRNA具有结构稳定、丰度高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且circRNA在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存在差异,因此GSE1-circRNA具有成为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GSE1-circRNA的PCR识别序列与PCR产物测序结果的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启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启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5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