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碳纤维板合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6623.X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月玲 |
主分类号: | B29C43/04 | 分类号: | B29C43/04;B29C43/34;B29C43/32;H02K5/24;H02K5/18;B29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碳纤维 合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板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碳纤维板合成设备。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各大领域中均有应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碳纤维板。碳纤维板是以碳纤维颗粒作为主要材料经压制成型后制得,然而传统的碳纤维板加工设备,设置模式复杂且大部分工序需要人工完成,人力依赖性较高,由于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因此,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传统的碳纤维加工设备加工效率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碳纤维板的加工所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碳纤维板合成设备。
本发明的 一种新型碳纤维板合成设备,包括上基座和下基座,所述上基座与所述下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基座中设置有转槽,所述转槽中可环转地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中相隔90度设置有开端朝外且上下联通的模体槽、倒灌槽、下压槽以及输送槽,所述转槽左端设置有联通外侧和输送槽的通合槽,所述下基座中位于所述输送槽下方设置有开端朝左的安设槽,所述安设槽中安装有向左伸延的输送装置,所述转槽底壁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探进所述转槽中并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与金属降热片,所述上基座中设置有与所述模体槽相配合的上下伸延且上下贯穿的安设腔,所述上基座中设置有与所述倒灌槽相配合的落料装置,所述上基座中设置有与所述下压槽相配合且开端朝向所述转槽的滑推,所述滑推中可上下活动地安装有下压器,所述下压器由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基座中的油缸驱动,所述落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基座中的落料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落料桶下端的导出管,所述安设腔用以安装模体盒,所述下基座四个角底部分别设有支柱,且每个所述支柱内底部均设有螺孔,每个所述螺孔均配合连接有升降螺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出管下端与所述转槽顶壁相齐,从而所述导出管不会干涉所述转盘的转动,所述导出管上还安装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用以控制所述导出管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压器与所述模体盒形状、尺寸一样,从而所述下压器可探进所述模体盒内腔中进行压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上端面与所述转槽底壁相齐,由此可与压制成型后的模体盒顺利衔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模体盒的一侧外端面设置为弧面,由此可适应所述转槽的内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板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设置在所述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震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三片以上的所述金属降热片,所述金属降热片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减震板用以减少所述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震动力过大而影响本装置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模体盒的自重下,因此,在所述模体槽空载,且所述安设腔对准所述模体槽时,所述模体盒会自动落入到所述模体槽中,而当加工成型后的模体盒底面与输送带相抵且对准所述通合槽时,所述输送带会带动所述模体盒向左滑出;
由于本发明装置可实现模体盒的装载、材料的填补、碳纤维板的压制成型以及成型后的输送同时进行,因此,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同时也可降低劳动强度,可降低碳纤维板的制作成本,可满足大批量加工需要,本发明装置结果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碳纤维板合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模体盒装载到模体槽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支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电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月玲,未经陈月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6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捷的锂电储能电池
- 下一篇:动态共享缓冲存储器及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