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用复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7544.0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3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董吟梅;陆秀国;朱从林;王友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9;H01B7/295;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12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复合 电缆 | ||
1.一种计算机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横截面为方形的方形橡胶骨架,在方形橡胶骨架的内部每两个相邻的内侧板的中部之间均连接有1/4圆弧形橡胶隔板,在方形橡胶骨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数据缆芯,数据缆芯的外壁接触1/4圆弧形橡胶隔板的外壁,在每个1/4圆弧形橡胶隔板与方形橡胶骨架内侧板围成的内腔内设有控制缆芯,在方形橡胶骨架外侧依次包覆有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捆扎层、防鼠咬金属丝铠装层、炭黑纸绝缘屏蔽层、纳米乙丙橡胶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在瓷化防火耐火复合带捆扎层与方形橡胶骨架之间设有多个空心柱状弹性中心体,在每个空心柱状弹性中心体内部设有电源线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缆芯包括有数据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数据线芯外侧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层薄膜和凯芙拉纤维编织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缆芯包括有控制线芯以及依次包覆在控制线芯外侧的耐高温耐环境侵蚀能力的聚芳醚酮扎带绕包层、碳素波纹管和纳米聚酰亚胺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层薄膜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滑石粉6-8、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150-170、二乙烯基苯3-4、均苯四甲酸二酐1-2、N-甲基吡咯烷酮20-30、松油醇10-14、三氯化磷6-8、无水乙醇10-13、蓖麻酸钙0.8-1、丙烯酰胺10-14、过硫酸铵0.6-0.8、轻质碳酸钙3-5、硅烷偶联剂kh550 1-3、硬脂酸锌2-4;
所述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滑石粉、硬脂酸混合,在50-60℃下保温搅拌10-20分钟,加入到上述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至常温,得烷酮溶液;
(2)取轻质碳酸钙、蓖麻酸钙混合,加入到上述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加入烷酮溶液,搅拌均匀,滴加三氯化磷,在65-70℃下保温搅拌1-2小时,出料,得酯化阻燃料;
(3)取均苯四甲酸二酐、丙烯酰胺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60-65℃,加入过硫酸铵,保温搅拌3-4小时,出料,得酸掺杂聚合物;
(4)取硅烷偶联剂kh550,加入到松油醇中,送入到150-160℃的油浴中,加入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保温搅拌20-30分钟,出料,得氨化聚合物;
(5)取二乙烯基苯,加入到其重量4-6倍的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交联剂醇液;
(6)取上述酸掺杂聚合物、氨化聚合物混合,升高温度为55-60℃,超声30-40分钟,加入酯化阻燃料,升高温度为75-80℃,加入上述交联剂醇液,保温搅拌2-3小时,与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即得所述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层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宁电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75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