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耐寒基因OSRYH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7875.4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3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刚;刘勇;王丹;张德咏;谭新球;王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黄艺平 |
地址: | 41012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耐寒 基因 osryh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耐寒基因及其应用,其中水稻耐寒基因OSRYH1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本发明的水稻耐寒基因OSRYH1,ubi启动子驱动OSRYH1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植株耐寒效果明显,可应用于提高植物耐寒性能。同时OSRYH1来源于水稻,因此转OSRYH1基因的水稻减少了对食品安全性的担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耐寒基因OSRYH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但全球气候不断变化,极端天气时常发生,对于水稻生产每年都会出现低温冷害,严重影响产量,危及粮食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低温冷害导致水稻产量损失达10%左右。研究表明水稻耐寒性是由基因控制,因此,发掘耐寒基因,并用于改良水稻的抗寒性,是应对低温冷害,保障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水稻耐寒基因OSRYH1及其应用,水稻耐寒基因OSRYH1,可显著提高水稻的耐寒性能,转OSRYH1基因的水稻,低温处理3天后在正常温度恢复7天成活率在90%以上,可应用于制备转基因耐寒水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耐寒基因OSRYH1,所述水稻耐寒基因OSRYH1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所述水稻耐寒基因OSRYH1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稻耐寒基因OSRYH1在提高水稻耐寒性能中的应用。
上述的应用,优选的,其应用方法为:
S1、根据水稻耐寒基因OSRYH1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OSRYH1;
S2、将所述克隆OSRYH1构建到载体pCAMBIAubi1300,得到pCAMBIAubi1300-OSRYH1载体;
S3、利用农杆菌转基因方法将所述pCAMBIAubi1300-OSRYH1载体转化到日本晴水稻,得到耐寒水稻。
上述的应用方法,优选的,所述引物中,上游引物为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下游引物为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耐寒基因OSRYH1,ubi启动子驱动OSRYH1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株耐寒效果明显,在我国易受冷害的南方双季稻栽培区以及易发生异常天气的水稻种植区,该基因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耐寒性,应对水稻生长期突发的冷害,保障水稻生产。转OSRYH1基因的水稻耐寒性显著提高,低温处理3天后在正常温度恢复7天成活率在90%以上,而对照全部成活率不到5%(图1)。该基因应用于水稻的遗传改良,将会极大地提高水稻的耐寒性。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耐寒基因OSRYH1,该基因来源于水稻,因此转OSRYH1基因的水稻减少了对食品安全性的担忧。对该基因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调控水稻耐寒性的分子机制,也为水稻和其他植物的耐寒性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OSRYH1的表达量随着冷胁迫时间的趋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LOC_Os03g09140在根、茎、叶中表达量结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耐寒水稻经冷处理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7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