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8256.7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9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虞克夫;李庆 |
主分类号: | C04B28/10 | 分类号: | C04B28/10;C04B2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化工 有机 污泥 生态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预处理工艺步骤:主要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采用轮碾混合工艺而成:92-99.5份化工有机污泥、20-30份水、0.5-8份重金属稳定剂;
将水与重金属稳定剂在搅拌机内混合成水溶液备用:将化工有机污泥在XHL-800型行星式轮碾混合机碾研3-5min后将备用的混合水溶液输入至XHL-800型行星式轮碾混合机内与化工有机污泥共同碾研5-8min,成为预处理改性污泥;
(2)干化工艺步骤:将预处理改性污泥输入烘干机内,70-90℃烘干成含水率5-8%的干化化工有机污泥;
(3)混合碾研工艺步骤:主要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采用轮碾混合工艺而成:25-45份的干化化工有机污泥、25-40份的石英砂、3-8份的硅质材料、8-13份的水、8-20份的生石灰粉、1-5份的生石膏粉、0.5-2.5份的激发剂、0.5-3份的增强剂;
先将干化化工有机污泥、石英砂、硅质材料在XHL-800型行星式轮碾混合机碾研混合5-20min:将水与生石灰粉、生石膏粉、激发剂、增强剂在搅拌机中预先混合后输入轮碾混合机与干化化工污泥、石英砂、硅质材料混合碾研5-20min成为混合化工污泥;
(4)消化工艺步骤:将混合化工污泥陆续输入至连续式消化仓内进行物料消化:消化仓内保持温度为40-70℃,消化时间为2-4h,成为消化料;
(5)消化料混合重复轮碾工艺步骤:将81.5-94.98重量份的消化料、5-18重量份的固结剂、0.02-0.5重量份的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输入至XHL-800型行星式轮碾混合机重复轮碾混合,碾研时间为2-10min,成为制坯料,输入贮备箱备用;
(6)液压成型工艺:将制坯料从贮备箱内定量输入液压成型机的冲压系统,冲压成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毛坯;液压成型压力根据产品设计强度要求,压力可变动;
(7)制品毛坯养护工艺:1)预养:车间温度10℃以上,采用自然预养法;预养时间为48h;车间温度10℃以下,采用保温室湿热预养法,时间为8h;2)蒸压养护:将经过预养后的制品毛坯进入蒸压釜蒸养,蒸压釜工作温度和压力应根据产品设计强度相应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1)中所述化工有机污泥是化工工业园区化工产品生产时排放的有毒害成份的废水,经污水处理厂泥水分离、干化、造粒处理后的化工有机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1)中的重金属稳定剂是有机硫TMT、过氧化钙两种原料以1∶1的重量份混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3)中的石英砂是石英矿开采的石英石或石英尾矿砂,磨细粒度为180目以下:SiO2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大于9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3)中的硅质材料是工业电炉在高温熔炼工业硅及硅铁的过程中随废气逸出的烟尘,经特殊的捕集装置收集处理的微硅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3)中的激发剂是硫酸钠、磷酸钠、碳酸钠的一种或三种,以1∶1∶1的重量份混合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3)中的增强剂是玄武岩纤维、碳酸锂的一种或两种,以1∶1的重量份混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5)中所述各原料的混合物含水率控制在10-1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6)中所述的冲压成化工污泥生态砖毛坯,成型时采用半干性压制,且压制的压力控制在15-25M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烧结化工有机污泥生态砖,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7)中所述的蒸压釜工作温度和压力,其温度分别控制为174.5℃、183.2℃、194℃;压力分别控制为0.8MPa、1.0MPa、1.3MPa;蒸压制度为60℃左右的釜温度条件预热3h,在2.5h内升温到工作温度,恒温7h,降温2.5h,出釜温差小于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虞克夫;李庆,未经虞克夫;李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82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的装饰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