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压预制管桩精确定位植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8423.8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9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海;邬明材;陈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徐闻县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26 | 分类号: | E02D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精确 定位 施工 方法 | ||
一种振压预制管桩精确定位植桩施工方法,步骤依次为:测量放样、导向引孔、施打基准桩、施打控制桩一、施打控制桩二、施打中间桩、施打加密桩。本发明能够对群桩基础中的管桩进行精准施工,管桩的布置一次到位,无需反复调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土建及工业建设管桩施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振压预制管桩精确定位植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土建或者工业建设中,某些平台需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基础,如光伏电站中设备综合平台。进行设备综合平台施工时,先将管桩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形成群桩基础,然后上部钢结构平台采用垫板与管桩端头连接板直接连接,安装在群桩基础上,通过高强螺栓来固定,这样就对管桩布置精度要求极高,任何偏差都可能把高强螺栓偏出桩端截面。通过现有的方式来布置群桩基础,存在着施工精度低的问题,在群桩基础中极易出现部分管桩误差达不到精度要求,导致管桩反复打拔,产生反复返工导致地基基础受到扰动,最终可能使地基基础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振压预制管桩精确定位植桩施工方法,能够对群桩基础中的管桩进行精准施工,管桩的布置一次到位,无需反复调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振压预制管桩精确定位植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放样:对群桩平面位置进行测量放样,钉竹签桩确定管桩直打中心点;
(2)导向引孔:采用螺旋引孔机在管桩直打中心点旋挖引孔,在螺旋引孔机的导向大梁上设置两个互相垂直的水准尺,引孔时,采用钻具底端的定位探针定位后,调整螺旋引孔机的液压千斤顶行程,使两个水准尺的气泡居中,然后进行引孔;
(3)施打基准桩:基准桩选择在群桩平面的任一端点上,采用振动冲击压桩机进行打桩,打桩时,以引孔为中心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设有指挥员,用于观察施打过程中基准桩的垂直度,振动冲击压桩机操作手根据指挥员的指挥进行施打,将基准桩压至设计高程;
(4)施打控制桩一:控制桩一选择在群桩平面基准桩的对角线的端点上,采用振动冲击压桩机和以引孔为中心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设有指挥员进行指挥的方式进行打桩,在打桩的过程中测量基准桩与控制桩一之间的间距,以调整至设计尺寸,直至将控制桩一振压至设计高程;
(5)施打控制桩二:控制桩二的数量为两根,分别选择在群桩平面其余的两个端点上,采用振动冲击压桩机和以引孔为中心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设有指挥员进行指挥的方式进行打桩,在打桩的过程中测量基准桩与控制桩二,以及控制桩一与控制桩二之间的间距,以调整至设计尺寸,直至将控制桩二振压至设计高程;
(6)施打中间桩:在群桩平面的相邻端点之间的中点位置施打中间桩,采用振动冲击压桩机和以引孔为中心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设有指挥员进行指挥的方式进行施打,在打桩的过程中,中间桩与基准桩、其中一控制桩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关系,测量中间桩与基准桩、该控制桩之间的间距,以调整至设计尺寸,直至将中间桩振压至设计高程;
(7)施打加密桩:在群桩平面上根据加密法逐步加密施打,采用振动冲击压桩机和以引孔为中心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设有指挥员进行指挥的方式进行打桩,在打桩的过程中,加密桩与基准桩、其中一控制桩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关系,测量加密桩与基准桩、该控制桩之间的间距,以调整至设计尺寸,直至将加密桩振压至设计高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如引孔过程中遇到孤石,采用挖掘机挖出孤石,回填后再引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至(7)中,如在打桩过程中遇到孤石,采用挖掘机挖出孤石,不回填土,重新放样后进行打桩,打桩完成后在桩身周边回填低标号的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徐闻县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徐闻县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8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大口径钻孔对上下中段贯通孔的钻具
- 下一篇:钻机钻孔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