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烃源岩含水量无损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9516.2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5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增业;魏国齐;李剑;国建英;董才源;张璐;杨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磁共振 烃源岩 含水量 无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烃源岩含水量无损检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序列选择:利用核磁共振分析仪,采用S‑MGE序列选择性的采集烃源岩样品中水分子中氢核的信号。其中,该S‑MGE序列采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饱和烃源岩样品所有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然后在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恢复过程中,采用多个90°脉冲形成激励回波以获得烃源岩样品所含水分子中氢核的核磁共振弛豫信息,最后得到烃源岩样品中水分子中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b、建立标准曲线:c、烃源岩待测样品中含水量的测定;d、烃源岩待测样品含水量的计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烃源岩含水量无损检测的方法,属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烃源岩中的水含量是研究烃源岩生烃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烃源岩一般具有较致密的孔隙结构,水含量较少并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目前常用的测量岩石含水量的方法主要有核磁共振法及烘干法等。其中,传统的核磁共振方法(CPMG)受有机质(干酪根)的影响明显,利用组合脉冲,通过合适的相位循环,直接测试页岩中的烃信号,且不能区分油水信号,测试的含水量偏大。而烘干法测试时间长,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有机成分挥发,温度过低水分蒸发不完全,而烃源岩中的含水量较少,一点偏差就可能造成很大的误差,不能满足测试的精度要求。
因此,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烃源岩含水量无损检测的方法已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烃源岩含水量无损检测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烃源岩含水量无损检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序列选择:利用核磁共振分析仪,采用S-MGE序列选择性的采集烃源岩样品中水分子中氢核的信号,其中,该S-MGE序列采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饱和烃源岩样品所有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然后在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恢复过程中,采用多个90°脉冲形成激励回波以获得烃源岩样品所含水分子中氢核的核磁共振弛豫信息,最后得到烃源岩样品中水分子中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
b、建立标准曲线:取若干不同含水量的烃源岩标准样品,采用步骤a中所述的S-MGE序列采集获得t=D10时刻的标准样品所含水分子中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并以烃源岩标准样品的含水量为纵坐标,t=D10时刻的标准样品所含水分子中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为横坐标建立标准曲线;
c、烃源岩待测样品中含水量的测定:取一定质量的烃源岩待测样品,采用步骤a中所述的S-MGE序列采集获得t=D10时刻的待测样品所含水分子中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
d、烃源岩待测样品含水量的计算:将步骤c得到的待测样品所含水分子中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代入步骤b的标准曲线中,计算得到烃源岩待测样品的含水量。
根据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所述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所有氢核包括烃源岩样品中有机质所含的氢核及烃源岩样品中水所含的氢核;
在所述的方法中,步骤(a)在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恢复过程中,采用多个90°脉冲形成激励回波的目的是为了抑制烃源岩样品中有机质所含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而便可以获得烃源岩样品所含水分子中氢核的核磁共振弛豫信息,最终实现该烃源岩含水量无损检测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所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步骤a中通过射频脉冲饱和烃源岩样品所有氢核的核磁共振信号。
根据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所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恢复过程时间为D3+D10,其中:D10为测试延时,单位为ms;D3为接收机延时,单位为ms。
根据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所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90°脉冲的个数为3-11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9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撕膜装置
- 下一篇:安全环保的吨袋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