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冻消融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9762.8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6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姚佳陈;李攀;赵奎文;刁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沣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冻 消融 导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包括输送单元和冷冻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鞘管和在所述鞘管内沿轴向设置的循环回路,所述冷冻单元被设置在所述鞘管的远端部分,所述冷冻单元包括球囊和定向弯曲件,所述循环回路的远端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球囊内,所述循环回路的远端与所述球囊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定向弯曲件被套接在所述循环回路的远端部分上,所述球囊的形状变化带动所述定向弯曲件弯曲,使得所述循环回路与所述球囊内壁的间距可控;能避免球囊内直接喷射制冷剂,有效控制冷冻消融区域的降温速率和冷冻温度,提高冷冻消融导管的冷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冻消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冻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达40%~60%,尽管目前安全、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多,但高血压的治疗现状仍然较差。根据2006年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30.6%、24.7%、6.1%,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高血压的及时有效治疗是一个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据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2003年第七次报告(JNC7),目前全球有高血压患者10亿左右,近年来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尤为紧迫,顽固性高血压是指服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同时也改变了生活方式,但血压仍然大于或等于140/90mmHg的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等重要危险因素,也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
研究表明:肾交感神经活动(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RSNA)会导致肾小管钠水重吸收增加、引起肾素释放和肾血管阻力改变,从而使血压升高。并且通过肾交感传入神经将肾脏感受器的反射信号传导至中枢,再由肾交感传出神经调节血压变化。RSNA不仅能短期调节肾动脉血管张力变化,也是长期维持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此,使用肾动脉冷冻消融导管进行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而言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希望,同时也是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一个新方法,根据国外前期的临床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安全有效并能被广泛使用的,也可以使高血压患者摆脱每天服用药物的困扰。
中国专利CN201520045658具有导丝腔的冷冻消融球囊导管,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球囊封堵肾动脉,阻断血流,然后由球囊内中间区域的螺旋结构释放冷量,从而达到对肾动脉进行消融,虽然该导管能对肾动脉进行冷冻消融,但是需要封堵肾动脉及阻断血流来提高导管的冷冻性能,如果封堵时间过长则有可能使肾造成缺血性坏死。
现有的冷冻消融产品中多是球囊内直接喷射制冷剂或球囊内以冷源为中心向外扩散的结构,但是球囊内直接喷射制冷剂这种结构容易使球囊爆破,危险系数太高;而球囊内以冷源为中心向外扩散的结构降温速率太慢,冷量消耗太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冻消融导管,这种冷冻消融导管避免了制冷剂直接喷射在球囊里,而是通过球囊形状变化带动内置有定向弯曲件的循环管路弯曲,使得循环回路距离球囊内壁的间距可调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冻消融导管,包括输送单元和冷冻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鞘管和在所述鞘管内沿轴向设置的循环回路,所述冷冻单元被设置在所述鞘管的远端部分,所述冷冻单元包括球囊和定向弯曲件,所述循环回路的远端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球囊内,所述循环回路的远端与所述球囊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定向弯曲件被套接在所述循环回路的远端部分上,所述球囊的形状变化带动所述定向弯曲件弯曲,使得所述循环回路与所述球囊内壁的间距可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向弯曲件是单侧切缝的不锈钢管或镍钛管,所述单侧切缝被设置在朝向所述球囊几何中心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沣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康沣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9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创椎弓根钉植入用拉钩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机电手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