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腔粘膜麻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0333.2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吴同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琨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A61M19/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3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腔 粘膜 麻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腔粘膜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局部麻醉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滞,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者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这种阻滞应完全可逆,不产生组织损害。常用的局部麻醉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传导阻滞四类,后者又分为神经干阻滞、硬膜外阻滞及蛛网膜下隙阻滞(也称脊麻)。
局部麻醉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安全性大,并发症少,对病人生理功能影响最小。如果麻醉效果确切,不仅能有效阻断痛觉,而且可以完善地阻断各种不良的神经反射,对预防手术创伤所引起的应激反应有一定的作用。局部麻醉主要适应于各种小型手术,以及全身情况差或伴有其他严重病变而不宜采用其他麻醉方法的病例,局部麻醉也可以作为其他麻醉方法的辅助手段,增强其麻醉效果,减少全麻药用量,从而减轻麻醉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干扰。
表面麻醉是指将渗透性能强的局麻药与局部粘膜接触,穿透粘膜作用于神经末梢而产生的局部麻醉作用,称为表面麻醉。表面麻醉适用于眼、耳鼻喉、气管、尿道等部位的浅表手术或内镜检查术。
对于鼻腔粘膜常用的方法是将浸药的棉片浸入利多卡因或者丁卡因之中,取出后挤出多余的局麻药液,将浸药棉片填充在鼻腔内,保持10min后取出,然后进行鼻息肉摘除、鼻甲及鼻中隔手术,要求填敷时,棉片必须与鼻腔粘膜各处密切接触。
上述的存在以下问题:(1)首先得逐步填入鼻腔的初步麻醉,然后逐个取出棉片,操作麻烦,耗时长;(2)必须填入足够量的棉片,才能使棉片与鼻腔粘膜保持接触,填塞紧,影响鼻腔呼吸,给患者造成不适,造成患者心理压力,不利于手术的进行;(3)取放棉片的过程采用镊子,容易伤害患者的鼻腔粘膜,而局麻药物吸收极为迅速,损伤的粘膜接触局麻药物后,容易造成局麻药中毒。
发明内容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腔粘膜麻醉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鼻腔粘膜麻醉装置,包括呼吸气管、麻醉囊体,所述呼吸气管的前端设为导向球,导向球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麻醉囊体套在呼吸气管外,麻醉囊体的前端通过第一卡箍固定在呼吸气管的前端,紧邻导向球,麻醉囊体的后端通过第二卡箍紧固在呼吸气管上,麻醉囊体围绕呼吸气管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25,所述麻醉囊体包括弹性橡胶层、棉纱层,弹性橡胶层设在内侧,棉纱层设在外侧,棉纱层浸有局麻药液,局麻药液为利多卡因或者丁卡因等,腔体25与充放气管的前端联通,充放气管的后端可拆卸连接充气泵。
具体地,所述充放气管上设有截止阀,截止阀可采用截止夹、流量调节器。
具体地,所述弹性橡胶层和棉纱层之间不固定在一起。
具体地,所述麻醉囊体的前端部的棉纱层紧贴呼吸气管,弹性橡胶层位于棉纱层的的外面,经第一卡箍卡紧固后,弹性橡胶层和棉纱层一起翻折向后端,使弹性橡胶层包裹在棉纱层的里面,这样第一卡箍能够包裹在弹性橡胶层的里面,防止第一卡箍刮伤鼻腔粘膜。
具体地,所述导向球的外直径大于呼吸气管的直径。
具体地,所述呼吸气管的后端设有过滤帽。
具体地,所述过滤帽与下呼吸气管的后端通过螺旋方式或卡接方式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过滤帽内固定设有过滤片,过滤片可采用多层消毒棉纱。
具体地,所述呼吸气管采用软聚氯乙烯塑料、硅胶或天然橡胶材料制成。
具体地,所述呼吸气管内设有多个支撑肋,呼吸气管内位于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紧固的位置均设有支撑肋,当弹性橡胶层与呼吸气管之间的腔体25充入气体后,不会压瘪呼吸气管,保证呼吸气管的畅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能够一次性放入患者鼻腔内,为患者进行麻醉,麻醉后一次性取出;避免伤害患者鼻腔粘膜;且在麻醉过程中能够保证麻醉鼻侧的呼吸,使患者感觉相对舒适,降低患者的紧张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呼吸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呼吸气管前端与麻醉囊体前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未充气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充气后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琨,未经张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0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