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1359.9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顾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华西捷派埃钢塑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9/22;F16L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环氧 内衬 | ||
1.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1),在钢管(1)的外壁圆周均布一组第一外纵向凹槽(2),在钢管(1)的内壁圆周均布一组第一内纵向凹槽(3),第一外纵向凹槽(2)和第一内纵向凹槽(3)错位设置;
在钢管(1)内设有塑料筒层(4),在塑料筒层(4)的内壁设有内涂层(9),在塑料筒层(4)的外壁圆周均布一组第二外纵向凹槽(5),每个第二外纵向凹槽(5)均与相应的第一内纵向凹槽(3)对应设置,在每两个对应的第二外纵向凹槽(5)和第一内纵向凹槽(3)之间均设有一个内缓冲杆(7);
在钢管(1)外侧套接防护外管(11),在防护外管(11)的外侧喷涂环氧粉末层(17),在防护外管(11)的内壁圆周均布一组第二内纵向凹槽(12),每个第二内纵向凹槽(12)均与相应的第一内纵向凹槽(3)对应设置,在每两个对应的第二内纵向凹槽(12)和第一内纵向凹槽(3)之间均设有一个外缓冲杆(14);
在对应配合的钢管(1)、塑料筒层(4)和防护外管(11)的两端均配合连接一个端盖(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管(11)内侧还设有一组内环形凹槽(13),内环形凹槽(13)与所述第二内纵向凹槽(12)垂直设置,第二内纵向凹槽(12)的深度大于内环形凹槽(13)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纵向凹槽(12)底部的槽宽大于上侧的槽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筒层(4)的上侧设有外环形凹槽(6),外环形凹槽(6)与所述第二外纵向凹槽(5)垂直设置,第二外纵向凹槽(5)的深度大于外环形凹槽(6)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纵向凹槽(5)底部的槽宽大于上侧的槽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外环形凹槽(6)内均配合连接一个内缓冲板(23),在每个所述第二内纵向凹槽(12)内均配合连接一个外缓冲板(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缓冲杆(7)和所述外缓冲杆(14)的结构相同均为波浪形结构,在内缓冲杆(7)的每个波谷处均连接一个内缓冲板(8),在外缓冲杆(14)的每个波谷处均连接一个外缓冲板(15)。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缓冲板(8)和所述外缓冲板(15)均为圆弧形板,在内缓冲板(8)的底部中心设有第一连接柱(20),在所述内缓冲杆(7)的每个波谷处均连接一个第一连接板(22),每个第一连接板(22)均与相应的第一连接柱(20)连接固定,在外缓冲板(15)的凹槽中心设有第二连接柱(21),在所述外缓冲杆(14)的每个波谷处均连接一个第二连接板,每个第二连接板均与相应的第二连接柱(21)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8)为环形板,在端盖(18)的一侧设有环形槽(1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环氧内衬塑管,其特征在于:在钢管(1)和所述塑料筒层(4)之间填充内缓冲层(10),在钢管(1)和所述防护外管(11)之间填充外缓冲层(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华西捷派埃钢塑管材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华西捷派埃钢塑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13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衬聚四氟乙烯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双轴取向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