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AMT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1567.9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4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薄晓光;沈双达;曹鹏坤;杜朝辉;黄洪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6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国良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amt 变速器 换挡 执行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AMT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本机构包括换挡驱动装置、换挡轴、拨叉主体和同步器,拨叉主体连接同步器并由同步器实现换挡操作,还包括缓冲块和缓冲弹簧,拨叉主体顶面开设U形槽并两个端面设有凸台,拨叉主体沿凸台轴线设有贯穿通孔,换挡轴穿入拨叉主体的贯穿通孔内,缓冲块位于拨叉主体的U形槽内并穿入换挡轴,缓冲块顶面连接换挡驱动装置,缓冲弹簧穿入换挡轴并且位于缓冲块两侧面与拨叉主体的U形槽两个端面之间,缓冲弹簧的一端套入拨叉主体U形槽端面的凸台。本执行机构克服了传统变速器换挡结构的缺陷,有效减小换挡操作产生的冲击,优化变速器的换挡性能,提高了换挡操作的舒适性,确保车辆的可靠、安全驾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AMT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AMT变速器是在传统的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其揉合了AT和MT两者优点的机电液一体化自动变速器;AMT变速器既具有普通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原手动变速器齿轮传动的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制造的长处。但AMT变速器并非完美,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换挡性能不佳,且在换挡过程中易产生动力中断,使得换挡过程中极速性能不好。
变速器作为汽车动力传动过程中的重要部件,其换挡性能的优劣对驾乘感受具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变速器的换挡速度与换挡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换挡拨叉设在换挡轴上,通过换挡轴带动或换挡指拨动完成换挡动作。在手动变速器应用工况下,换挡杆靠人力推动,换挡时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换挡力大小,属于柔性驱动;而在AMT变速器应用工况下,换挡力来自液压力、气压力或电机驱动装置,换挡过程中直接以设定的换挡力进行换挡,且现有换挡拨叉在换挡过程中与换挡轴或换挡指硬连接,导致换挡过程中换挡力瞬时过大,同步器同步过程易产生冲击,从而影响AMT变速器的换挡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AMT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本执行机构克服了传统变速器换挡结构的缺陷,有效减小换挡操作产生的冲击,优化变速器的换挡性能,提高了换挡操作的舒适性,确保车辆的可靠、安全驾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用于AMT变速器的换挡执行机构包括换挡驱动装置、换挡轴、拨叉主体和同步器,所述拨叉主体连接所述同步器并由同步器实现换挡操作,本机构还包括缓冲块和缓冲弹簧,所述拨叉主体顶面开设U形槽并在U形槽的两个端面设有凸台,所述拨叉主体沿凸台轴线设有贯穿通孔,所述换挡轴穿入所述拨叉主体的贯穿通孔内,所述缓冲块位于所述拨叉主体的U形槽内并穿入所述换挡轴,所述缓冲块顶面连接所述换挡驱动装置,所述缓冲弹簧穿入所述换挡轴并且位于所述缓冲块两侧面与拨叉主体的U形槽两个端面之间,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套入所述拨叉主体U形槽端面的凸台。
进一步,所述缓冲块顶面设有U形拨槽,所述换挡驱动装置通过所述U形拨槽连接所述缓冲块。
进一步,所述缓冲弹簧的压紧长度小于所述凸台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拨叉主体与换挡轴通过销孔和销钉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通过换挡驱动装置驱动沿换挡轴在所述拨叉主体的U形槽内移动。
进一步,所述缓冲块与换挡轴通过销孔和销钉固定连接,所述拨叉主体沿换挡轴移动并受所述缓冲块限位。
进一步,所述换挡轴固定于AMT变速器的箱体,所述拨叉主体和缓冲块沿所述换挡轴位移。
进一步,所述换挡驱动装置为液压驱动单元、气压驱动单元或电机驱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15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运行机动车的动力总成系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