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2009.4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2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宏典;高京介;冈桥义孝;樋口笃史;平田清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李艳霞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车辆 | ||
1.一种移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能够行驶的滑动转向方式的电动车基座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电动车基座部上的光学传感器,
所述电动车基座部具备:车基座主体;在所述车基座主体的前后以左右成对方式设置的多个车轮;在所述车基座主体的后方以左右成对方式设置的多个后方车轮;以及独立地对所述多个前方车轮和所述多个后方车轮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部,
所述多个前方车轮和所述多个后方车轮中的一方车轮具有车轮主体、和安装在车轮主体的外周部且不具有辊的轮胎,
所述多个前方车轮和所述多个后方车轮中的另一方车轮由带辊车轮构成,所述带辊车轮具有车轮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轮主体的外周部的多个辊,
定置回转时的回转中心点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与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多个前方车轮的车轴线的位置和所述多个后方车轮的车轴线的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即车辆的中心位置相比,位于所述多个前方车轮和所述多个后方车轮中的不具有所述辊的所述一方的车轮的车轴线的一侧,
所述光学传感器在俯视观察下被配置在所述多个前方车轮以及所述多个后方车轮中的不具有所述辊的所述一方的车轮的车轴线附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车辆,其中,
所述多个前方车轮以及所述多个后方车轮中不具有辊的所述一方的车轮具有:车轮主体;以及安装在车轮主体的外周部而填充有空气的轮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车辆,其中,
所述多个前方车轮的外表面和所述多个后方车轮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车辆,其中,
所述驱动部具有:独立地对所述多个前方车轮以及所述多个后方车轮中不具有辊的所述一方的车轮进行旋转驱动的两个电动马达;以及向所述两个电动马达供应电力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车辆,其中,
所述车基座主体具有:具有所述多个前方车轮以及所述多个后方车轮及所述驱动部的下框体部;设置在所述下框体部的上方的上框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框体部与所述上框体部之间并对它们进行连结的前方振动吸收部件,
所述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框体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车辆,其中,
所述移动车辆还包括后方振动吸收部件,所述后方振动吸收部件配置在所述上框体部与所述光学传感器之间而连结所述上框体部与所述光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车辆,其中,
所述光学传感器具有前方光学传感器及后方光学传感器,
所述后方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框体上,
所述移动车辆还包括:
升降机构部,其设置在所述上框体上并使所述前方光学传感器升降;以及
后方振动吸收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升降机构部与所述前方光学传感器之间而连结所述升降机构部与所述前方光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移动车辆,其中,
所述前方振动吸收部件是具有呈螺旋状缠绕的线的螺旋状防振器,
所述后方振动吸收部件是具有在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缠绕的线的小型绳索防振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车辆,其中,
所述移动车辆还包括:连接所述多个前方车轮的左侧的车轮和所述多个后方车轮的左侧的车轮的左侧动力传输机构和连接所述多个前方车轮的右侧的车轮和所述多个后方车轮的右侧的车轮的右侧动力传输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移动车辆,其中,
与所述电动车基座部的左右方向的车身宽度相比,所述多个前方车轮以及所述多个后方车轮的车轴间的距离被设定的更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20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