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条垛式堆肥曝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2624.5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义;邓卫忠;张积远;农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金穗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0 | 分类号: | C05F17/90;C05F17/979;C05F17/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2703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垛式 堆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垛式堆肥曝气系统,包括:凹槽,其沿条垛走向开设在预堆肥地面,且所述凹槽宽度小于翻抛机车轮的宽度;气管,其铺设在所述凹槽底部,且所述气管管壁开设有多个曝气切口,所述凹槽内其他部分被谷壳填满。本发明具有气体不通过槽沟供气而是通过气管供气,气管与翻抛互不干拢、连续供气无堵塞、自动排积水等功能,这样供氧量更充足,升温迅速发酵温度高,发酵周期短、物料周转快提高了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肥曝气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条垛式堆肥曝气系统。
背景技术
堆肥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将有机固废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组分转化为腐殖肥料、沼气、蛋白、乙醇或糖类,从而达到固废无害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堆肥技术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好氧堆肥是以好氧菌为主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为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生物体。好氧堆肥系统温度一般为60~70℃,最高可达80~90℃,堆制周期短18~25天,故也称为高温快速堆肥,厌氧堆肥是将空气与发酵原料隔绝,堆制温度低,一般小于60℃,工艺比较简单,成品堆肥中氮素保留比较多,但堆制周期过长,需45~60天,异味浓烈,分解不够充分。
堆肥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但主流的形式主要有:条垛堆肥、槽式堆肥、塔式堆肥、罐式堆肥。槽式堆肥、塔式堆肥、罐式堆肥三种方式较条垛堆肥产量高、效果好,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条垛堆肥简单易行、投资少,因此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有机肥生产厂家采用的都是条垛堆肥方式。
条垛式堆肥,也叫条垛堆肥或条垛发酵,是将各种有机废弃物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料在土质或水泥地面上堆制成长条形堆垛。其断面通常呈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好氧发酵方法。
条垛堆肥的最大优点是:设备投资低,仅需翻斗小车即可满足要求;该技术简便易行,操作简单;堆垛长度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
缺点是:堆垛高度通常为1~1.2米,因此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场地利用率低;堆肥发酵和腐熟较慢,堆肥周期长,产量低。用条垛式发酵存在恶臭问题,如果条垛太大,中心易产生厌氧区,翻垛时产生臭气;垛太小,散热迅速,杀灭病原体和杂草种子的效果差。如果在露天进行条垛堆肥,不仅有臭气排放,而且易受降雨等不良天气的影响。
条垛堆肥的地面通常无曝气系统,采用轮式或履带式翻堆设备,在发酵周期内定时不断翻抛物料,使堆料与空气接触而保持发酵过程所需的氧气。即通过翻抛供氧,是一种间隙式的供氧,局部易产生厌氧区,翻垛时产生恶臭。当前也有许多厂家尝试通过强制供气或强制抽气来保持连续供氧,使不形成厌氧产生恶臭,如插气管、加颗粒填充物增加透气性、地面开槽鼓风等,但效果都不理想。插气管导致不好翻堆,加颗粒填充物需将填充物筛出重新回填导致产能下降,地面开槽鼓风易积水和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料场地面采取气管与开槽相结合的条垛式堆肥曝气系统,气体不通过槽沟供气而是通过气管供气,气管与翻抛互不干拢、连续供气无堵塞、自动排积水等功能,使供氧量充足,升温迅速发酵温度高,发酵周期短、物料周转快提高了产量。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条垛式堆肥曝气系统,包括:
凹槽,其沿条垛走向开设在预堆肥地面,且所述凹槽宽度小于翻抛机车轮的宽度;
气管,其铺设在所述凹槽底部,且所述气管管壁开设有多个曝气切口,所述凹槽内其他部分被谷壳填满。
优选的是,所述气管的一端通过一弯管与一高压风机连通,在所述弯管的最低点开设有第一通孔,在堆肥场地外开设有集水槽,所述第一通孔通过一积水排放小管通向所述集水槽。
优选的是,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积水排放小管的一端设置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金穗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金穗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2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