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3056.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3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兰;宋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电致调光膜,该电致调光膜包括:
上基板层(11),所述上基板层(1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31);
下基板层(12),所述下基板层(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电层(32);以及
填充在上基板层(11)和下基板层(12)之间的近晶相液晶层(4),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31)和第二导电层(32)各自包括作为电极的金属纳米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31)、近晶相液晶层(4)和第二导电层(32)的厚度比为0.05-1:30-40:0.0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近晶相液晶层(4)通过封边胶(2)封闭在由上基板层(11)和下基板层(12)构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金属纳米材料的形貌为金属纳米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金属纳米线的直径为20-90nm、长度为10-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金属纳米线的直径为30-40nm、长度为20-2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31)和第二导电层(32)中的电极由含有金属纳米材料、表面活性剂、树脂和溶剂的涂布液形成,在所述含有金属纳米材料、表面活性剂、树脂和溶剂的涂布液中,所述金属纳米材料的含量为0.1-1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31)和第二导电层(32)中的电极由所述涂布液通过卷对卷涂布的方式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金属纳米材料为银纳米材料、镍纳米材料和铜纳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金属纳米材料为银纳米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上基板层(11)和下基板层(12)为柔性透明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上基板层(11)和下基板层(12)为聚碳酸酯、硅胶、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玻璃树脂、聚丙烯、含氟聚合物、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醚醚酮树脂、聚降冰片烯、聚酯、聚乙烯化合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硅胶或上述聚合物的共聚物、混合物及其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上基板层(11)和下基板层(12)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致调光膜,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31)和第二导电层(32)各自还包括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层(31)中的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层(31)中的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外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32)中的引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层(32)中的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外部驱动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30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段码电子纸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