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网双机环境下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4083.X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5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亮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H04L12/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机 环境 提高 系统 可靠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热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网双机环境下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领域业务系统对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银行业务、铁路调度等系统,要求系统7*24小时长时间运行,如何保证系统长时间可靠运行成了首要问题。提高可靠性一般采用热备策略,主机与备份机保持通信,了解对方状态,当主机故障后,备份机器接替主机继续工作。传统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一、主机、备份机在同一网络环境(同一网段下),发生网络故障后,主机与备份机均不能工作,降低了系统可靠性。
二、主机与备份机在两个物理隔离网段,相当于运行两套独立系统,主备机无法了解对机状态,无法完成主备切换。此方法虽然保证系统可运行,但是维护两套独立系统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网双机环境下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网络与主机故障造成业务中断的缺陷,提高系统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网双机系统,包括采集点主机、A 网核心路由器、B网核心路由器、服务器1主机、服务器1备机、服务器2主机、服务器2备机、A网路由器、B网路由器、终端主机,所述采集点主机分别与A网核心路由器、B网核心路由器连接,所述A网核心路由器、B网核心路由器均分别与服务器1主机、服务器1备机、服务器2主机、服务器2备机输入端连接,所述A网路由器、B网路由器均分别与服务器1主机、服务器1 备机、服务器2主机、服务器2备机输出端连接,所述A网路由器、B网路由器还连接终端主机。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点主机和终端主机安装双网卡。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1主机、服务器1备机、服务器2主机、服务器2 备机安装三网卡,即A网网卡、B网网卡、心跳网卡。
进一步地,服务器1主与服务器1备之间,服务器2主与服务器备2之间通过网线直连方式。
一种双网双机环境下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内采集点主机采集到业务数据后,向各服务器(服务器1主、服务器1备、服务器2主、服务器2备)A、B网传输业务数据合计8份;
步骤2、服务器1主、备机和服务器2主、备机均接收业务数据,并对业务数据进行逻辑计算得出服务器1主、备机和服务器2主、备机的健康系数;
步骤3、服务器1主、备机之间和服务器2主、备机通过心跳线传递健康系数,确定主备机状态;
步骤4、比较健康系数服务器1主、备机之间或者服务器2主、备机之间的健康系数,切换主备机状态,健康系数大的作为主机,健康系数小的作为备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心跳线传递健康系数的心跳间隔200ms。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数据携带数据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健康系数计算规则为每有一个采集点主机保持连接 (AB网中至少一个网络连通),得分增加5;每有一个终端主机保持连接(AB 网中至少一个网络连通),得分增加8;每个单网连接得分再加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只有服务器主机将计算结果保存数据库并上传给终端主机,服务器1主机通过A网、B网各发送一份数据给终端主机,同理服务器2主机也同通过A网、B网各发送一份数据给终端主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若服务器主备机健康系数相等时,选用IP地址主机标识大的作为主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AB网路由器、主机上设置多网卡,实现物理上相对独立的 AB网互备。服务器间传递健康系数,确定服务器主备状态,同一时刻只有服务器主机向上层传递业务数据,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减少数据冗余。采用本发明的系统连接结构和数据传输方式,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亮,未经王小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0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