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底架的模块化再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4632.3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0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倩;刘胜;韩锋钢;潘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 底架 模块化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公交底架的模块化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公交底架进行模块划分;
(2)分析用户或市场的需求,将需求映射为公交底架的目标特征参数,确定需要改进、优化或替换的模块;
(3)提取各模块的特征参数,对模块结构间的关联程度进行评价;
在步骤(3)中,根据模块的特征参数,建立模块的结构关联矩阵,依据关联度计算公式计算出各个模块的关联度;
构建结构关联矩阵M,矩阵M中每一列表示同一模块中不同的特征参数,每一行表示来自不同模块但存在关联的特征参数,矩阵M中的元素Mij表示第j个模块的第i个特征参数,当Mij为0时,表示此模块不存在这一特征参数,即此模块与其它模块的该项特征不存在关联性,当Mij不为0时,表明此模块存在该项特征参数,若同时第i行存在另一个不为0的实数值则表示这两个实数值所对应的模块就这一项特征参数存在关联性;
依次分析各模块的特征参数与其他模块特征参数的关联权重等级,将与某一特征参数关联权重等级相同的其他特征参数归置于同一行,然后推导出关联模块数值矩阵M′:当矩阵M中的元素Mij不为0且同时第i行共存在k个不为0的实数值时,表示第j个模块在第i个特征参数上的关联模块数值为k,以此类推得到该第j个模块的关联模块数值矩阵M′;
分析某模块各特征参数的关联权重等级,建立该某模块关联权重等级矩阵Q,则该某模块的结构关联度α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l为该某模块特征参数的个数;
(4)根据关联程度的评价结果定义模块再设计或重构的优先顺序,定义关联程度最高的模块为最初的主模块,其他模块依次为次模块;
(5)根据市场或用户需求的映射结果对最初的主模块进行再设计或重构;
(6)在主、次模块的接口能够实现连接的情况下,对预连接的次模块进行再设计或重构;
(7)实现主、次模块的连接,获得新的组合模块,并检查该组合模块功能与结构的完整性;
(8)以新的组合模块作为新的主模块,重复步骤(6)、(7),直至完成所有模块的再设计或重构,并实现所有模块的连接,得到完整的公交底架产品;
(9)检测完整的公交底架产品功能与结构的完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公交底架的模块化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综合考虑产品的内因和外因来进行模块划分,内因是指在功能原理确定的情况下其产品本身的相关特性,包括功能相关性、结构相关性和物理相关性,外因是指客户需求的变化,包括功能域范围的变化和功能的强弱或大小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公交底架的模块化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公交底架划分为前段模块、前悬骨架模块、中段模块、后悬骨架模块和后段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公交底架的模块化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模块包括上客门区域、驾驶区域和少数乘客站立区域;所述前悬骨架模块包括两侧座椅区域和中央通道区域;所述中段模块包括多数乘客站立区域和下客门区域;所述后悬骨架模块包括两侧座椅区域和中央通道区域;所述后段模块的底部为装置承载区域,后段模块的上部为多人座椅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公交底架的模块化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前段模块的特征参数包括前段总宽、前段总长、上客门宽度、下客门长度、上客门踏步高度和司机地板高度;所述前悬骨架模块的特征参数包括前悬骨架总宽、前悬骨架总长、过道宽度、前轮距、前悬脚踏高度、桥距地板高度和座椅固定高度;所述中段模块的特征参数包括中段总宽、中段总长、主纵梁间距、下客门宽度、下客门长度、下客门踏步高度和双层结构件高度;所述后悬骨架模块的特征参数包括后段总宽、后段总长、主纵梁间隔宽度和多人座椅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6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