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仓式外墙外保温修补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4887.X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0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郭锋;邵银存;赵大军;钱中秋;吴开胜;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尼高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庞翠 |
地址: | 213141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仓式 外墙 保温 修补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仓式外墙外保温修补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原外墙面上等间距切割出多个横向带状区域,切割至基层墙体,剔除原保温系统,并清理干净,横向带状区域涂刷界面剂进行界面处理;(2)在横向带状区域内等间距使用预拌砂浆粉刷多个的矩形砂浆块,厚度和原外墙面齐平;(3)在横向带状区域内其余部位粉刷轻质保温砂浆,厚度和原外墙面齐平;(4)沿有矩形砂浆块的部位纵向用胶粘剂铺贴纤维布,在胶粘剂未完全固化前在其表面撒砂做界面毛化;(5)对整个外墙面批刮柔性抗裂砂浆,内嵌耐碱玻纤网布并辅以锚栓加固;(6)最后恢复饰面层。本发明改造面积小,施工便捷,造价低,周期短,影响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墙修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仓式外墙外保温修补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的推广发展,各种外墙外保温体系层出不穷,由于施工、材料、设计等各方面原因,很多工程在交付使用几年内就陆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特别是外保温系统开裂、渗漏、脱落现象较为突出。很多工程外墙外保温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粉化,外保温系统已经丧失其原有的功能性,且极易发生脱落造成安全事故。目前针对此种情况,一般的修补方法就是铲除原有外墙外保温系统,再重新铺设保温构造,这种将原有外保温铲除再重新恢复保温构造的方案,施工面积大、周期长、造价高、影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仓式外墙外保温修补加固方法,改造面积小,施工便捷,造价低,周期短,影响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仓式外墙外保温修补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原外墙面上等间距切割出多个横向带状区域,切割至基层墙体,剔除原保温系统,并清理干净,横向带状区域涂刷界面剂进行界面处理;
(2)在横向带状区域内等间距使用预拌砂浆粉刷多个的矩形砂浆块,厚度和原外墙面齐平;
(3)在横向带状区域内其余部位粉刷轻质保温砂浆,厚度和原外墙面齐平;
(4)沿有矩形砂浆块的部位纵向用胶粘剂铺贴纤维布,在胶粘剂未完全固化前在其表面撒砂做界面毛化;
(5)对整个外墙面批刮柔性抗裂砂浆,内嵌耐碱玻纤网布并辅以锚栓加固;
(6)最后恢复饰面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的横向带状区域的高度为20~30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的横向带状区域的间距为2.8~3.2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的矩形砂浆块的间距为0.5m或1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的矩形砂浆块的尺寸为10cm*10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4)中的胶粘剂为碳纤维胶,纤维布为碳纤维布或玄武岩纤维布。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5)中的锚栓为6~8个/m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3)中所述的轻质保温砂浆包括以下重量含量的原料:硅酸盐水泥15~55%,粉煤灰0~15%,玻化微珠0~25%,聚苯颗粒0~4%,保水剂0.05~0.5%,触变剂0~0.5%,憎水剂0.1~0.5%,纤维0.1~0.3%,可再分散乳胶粉4~8%,中粗砂为余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水剂为甲基纤维素醚、乙基纤维素醚和丙基纤维素醚中的一种,触变剂为棒土和膨润土中的一种,憎水剂为硅烷基、硅氧烷基和脂肪酸金属盐憎水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尼高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尼高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8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解封式遇水膨胀封隔器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通径桥塞及解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