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和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4902.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4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弘;许丽香;柯小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10;H04W48/02;H04W48/10;H04W76/16;H04W92/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敬文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数据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站以及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网络的基站向用户设备UE发送测量配置消息;接收UE发送的测量汇报;向UE发送邻近小区信息请求消息;以及接收UE发送的邻近小区信息响应消息,所述邻近小区信息响应消息携带第二网络的基站是特定基站的指示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基站和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前四代不同,5G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无线技术,而是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融合。目前,LTE(Long Term Evolution)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00Mbps,5G的峰值速率将达到10Gbps,比4G提升了100倍。现有的4G网络处理自发能力有限,无法支持部分高清视频、高质量语音、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业务。5G将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通过更加高的频谱效率、更多的频谱资源以及更加密集的小区等共同满足移动业务流量增长的需求,解决4G网络面临的问题,构建一个高传输速率、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性、优秀用户体验的网络社会。如图1所示,一种5G架构可以包含5G接入网120和5G核心网130,UE(User Equipment)110通过接入网120和核心网130与数据网络140进行通信。在4G到5G的网络演进过程中,第一阶段会继续使用LTE的基站,同时能够支持5G的终端和使用5G的特征。因此会部署一些5G的基站,这些基站可以作为辅助基站,与LTE基站一起给UE提供数据传输。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方案来支持从4G到5G的网络演进。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的基站向用户设备UE发送测量配置消息;
接收UE发送的测量汇报;
向UE发送邻近小区信息请求消息;以及
接收UE发送的邻近小区信息响应消息,所述邻近小区信息响应消息携带第二网络的基站是特定基站的指示信息。
例如,所述第一网络的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通过预先配置或者向服务器查询得到所述第二网络的基站的IP地址。
例如,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指示信息中指示的特定基站的信息保存到邻区关系列表中,并将所指示的特定基站标识为不允许切换,以便不发起到所指示的第二网络的基站的切换过程。
例如,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指示所述特定基站:小区标识、运营商标识、频率和路由区域码。
例如,所述特定基站是与核心网移动管理实体MME没有信令连接的第二网络的基站。
例如,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的基站发送Xx接口建立请求消息;以及第一网络的基站接收来自第二网络的基站的Xx接口建立响应消息。
例如,所述Xx接口建立响应消息包含MME池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Xx接口建立响应消息时,所述第一网络的基站根据来自所述第二网络的基站的MME池的信息,确定第二网络的基站是否能够用作辅助基站。
例如,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网络的基站上预先配置可用作主基站的第一网络的基站的标识列表;当接收到Xx接口建立请求时,针对在列表内的第一网络的基站发起的Xx接口建立请求,第二网络的基站发送成功的Xx接口建立响应消息。
例如,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网络的基站上预先配置可用作辅助基站的第二网络的基站的标识列表,并将列表内的第二网络的基站配置成UE的辅助基站。
例如,所述第一网络的基站是长期演进LTE基站,所述第二网络的基站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站,所述特定基站是特定5G基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