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态变焦光伏发电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6373.8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4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洋;贾艳刚;李潺文;孔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11/00;H02S20/26;H02S40/2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透镜 可变焦 太阳能电池芯片 输水口 光伏发电 金属支架 输水管道 变焦 透镜 钢化玻璃面板 光伏发电器件 薄膜组成 储能电池 电磁芯片 发电效率 器件结构 外界电网 控制器 半闭合 超弹性 太阳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液态变焦光伏发电砖,包括金属支架、可变焦液态透镜和太阳能电池芯片;所述可变焦液态透镜和太阳能电池芯片设置于金属支架内,每个可变焦液态透镜下方对应的设有一个太阳能电池芯片。所述可变焦液态透镜为由钢化玻璃面板和超弹性薄膜组成的无气泡半闭合透镜,在可变焦液态透镜上设有输水口,所述输水口连接输水管道,在所述输水口和输水管道之间设有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磁芯片为PN型半导体器件结构,与外界电网或储能电池连接。本发明的光伏发电器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发电效率高,适合大面积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态变焦光伏发电砖。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也层出不穷,对能源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清洁能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具有污染少、可再生、噪音低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当今国际气候变暖,国际社会对碳排放量严格限制的大环境下,清洁能源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易于控制的优势,成为工业领域的先头兵。
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鼓励西部、偏远山区等阳光充足的地区优先发展,城市建筑鼓励绿色建筑,零排放家居。所以一些基于太阳能的能源供应、智能家居、智能控制越来越受到关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态变焦光伏发电砖。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液态变焦光伏发电砖,包括金属支架、可变焦液态透镜和太阳能电池芯片;所述可变焦液态透镜和太阳能电池芯片设置于金属支架内,每个可变焦液态透镜下方对应的设有一个太阳能电池芯片;
所述可变焦液态透镜为由钢化玻璃面板和超弹性薄膜组成的无气泡半闭合透镜,在可变焦液态透镜上设有输水口,所述输水口连接输水管道,在所述输水口和输水管道之间设有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磁芯片由n型半导体器件、n型导线、p型半导体器件、装有P型控制器的p型导线组成;
所述可变焦液态透镜的曲率由控制器控制给水或者排水来控制,当排水时,透镜变成凹面镜,光线被发散;当给水时,透镜变成凸面镜,光线被汇聚。
所述太阳能电磁芯片为PN型半导体器件结构,靠近阳光面为p型半导体器件,p型导线通过表面电极贴附在p型半导体器件一侧;背阴面为n型半导体器件,n型导线通过基底电极将太阳能电磁电子导出。
所述的金属支架为凹型铝合金质支架,金属支架底部两端分别有接插口和水管口,所述接插口为分别连接了P型|N型导线的并联导线的接口。
所述接插口用于传输太阳能电磁芯片产生的电能,并且可并联到其他光伏发电砖上,作为太阳能发电网的发电单元,也可以连接到储能电池;所述水管口连接至市水网。
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嵌入安装在金属支架形成的框架内部,所述可变焦液态透镜由金属支架固定在太阳能电池芯片上方。
所述控制器连接至电脑控制:当光线足够好时,将透镜水排出,透镜为凹透镜,光线散射开,整个面板均匀照射;当光线不好时,给透镜充水,透镜为凸透镜,光线汇聚,部分面板集中照射,这样既保护了面板被强光线集中照射带来的高温损害,也避免了光线不好时,面板发电效率不足的问题。
所述的P型控制器为电压电流控制器,当线路中电流或者电压过大时,会自动跳闸,保护太阳能电池芯片。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液态变焦光伏发电砖,其中可变焦液态透镜由钢化玻璃面板和超弹性薄膜组成,透镜内的液体通过控制器将一侧的输水口与输水管道相连接,输水管道与市水网连接。通过电脑集中控制控制器,来决定透镜里的液体是输入还是排出,易于控制,调节透镜发散或汇聚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绿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6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