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味油辣椒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96461.8 申请日: 2017-09-06
公开(公告)号: CN107334132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发明(设计)人: 程代松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遵义新佳裕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27/00 分类号: A23L27/00;A23L27/10;A23C20/02
代理公司: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代理人: 黄书凯
地址: 563112 贵***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风味 辣椒 及其 制作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调味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味油辣椒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油辣椒也称油辣子,可以长时间保存。用于和粉、面以及制作火锅沾碟都可以增加食物入口的滋味,具有浓郁的香辣口感,促进食欲,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区,例如贵州,经常吃油辣椒还有助于预防寒湿之邪,避免身体被寒湿侵袭,因此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油辣椒传统的配方就是干辣椒粉、食盐、味精和菜籽油,制作方法是将菜籽油倒入锅中烧沸,目的是将菜籽油烧熟,去除菜籽油的生腥味,然后再待其温度降低至90℃左右,倒入干辣椒粉,翻炒,加入食盐和味精即可。后来人们的味觉上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各种调味料的出现,在油辣椒中还可以加入大蒜瓣、花椒、花生、芝麻等甚至还加入鸡肉等肉食,使油辣椒的口感更丰富。

但是现有的油辣椒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和粉面时,如果要使和出的粉面辣味和香味浓郁,那么就需要放较多的辣椒,但是这样又会导致粉面很油腻,吃到最后都会感觉很糊口,吃不下去,但是如果少放一点,虽然不那么油腻了,但是香辣味又不够,一开始就影响到粉面的口感。另外还有在使用油辣椒制作沾碟时,同样的道理,辣椒的量多蔬菜上附一层辣椒油,就会油腻;如果量少,没沾几口菜味道就淡了,所以上述现象就是现在的油辣椒普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作为调味料时,香辣味浓郁又不油腻,具有独特风味的油辣椒及其制作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味油辣椒,包括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干辣椒4~6份、豆腐渣3~6份、食用油4~6份、食盐0.05~0.1份、味精0.05~0.1份、蒜泥1~2份、姜末1~2份、花椒1~2份。

优化方案一,一种风味油辣椒,包括的原料及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干辣椒6份、干豆腐渣3份、食用油6份、食盐0.1份、味精0.1份、蒜泥1份、姜末2份、花椒2份。

优化方案二,基于上述方案之一:一种风味油辣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锅中加水,然后将干辣椒放入其中煎煮45~60min,然后捞出控干水分,将辣椒放入石臼中舂至稀烂,得到融辣椒;

步骤二、在清洁干净的炒锅中加入豆腐渣加热,翻炒至豆腐渣含湿量为10~13%时,取出摊开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炒锅再次清洁后,加入食用油,加热至油温在120~130℃,加入融辣椒翻炒至辣椒开始皮卷曲后,加入豆腐渣、蒜泥和姜末,维持温度在110~115℃翻炒25~35min,停止加热,冷却至50~80℃时,加入食盐、味精和花椒继续翻炒10~15min即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1、原料中加入的豆腐渣,是制作豆腐时,豆子研磨后得到的生豆浆,经过过滤后留下的残渣,一般用来炒了吃或者作为动物饲料。在本方案中加入豆腐渣,打破了传统的食用方式和食用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吸附辣椒素,将辣椒的的辣味和鲜红的色泽吸附在豆腐渣中,制成的油辣椒在食用时,可以将辣椒的色香味带入到食物当中。

2、选用豆腐渣作为吸附辣椒色香味的成分,是因为豆腐渣是经过豆子浸泡膨胀后,加水研磨或粉碎而得,这样得到的豆腐渣和其他的细碎食物渣相比,颗粒细小,入口细腻,不但没有影响食物的口感,还增加了食物的滑腻感,同时,豆腐渣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制作在油辣椒中增加了油辣椒的营养价值。

3、干辣椒先经过水煮,煮45~60min后,辣椒皮基本变得柔软,经过在石臼中舂至稀烂,这样的状态有助于辣椒中的香味、颜色成分和辣味成分溶出,增加了豆腐渣与辣椒中这些成分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这些成分融入到豆腐渣中,增强了豆腐渣具有辣椒的浓郁口味。

4、豆腐渣先经过加热翻炒除去水分至含湿量为10~13%后,其颗粒间的间隙会逐渐增大而容易松散开,这样再经过110~115℃翻炒25~35min后,其含湿量基本会降到5%左右,既不会煎糊而变味,也不会因为水分过多而不易保存。水分的进一步挥发,使得豆腐渣更松散,这样制成的油辣椒在使用时,有利于食用油从豆腐渣的间隙中流出,进而减少了和粉、面或者制沾碟时食物中的含油高,避免吃起来油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遵义新佳裕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遵义新佳裕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6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