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履带式全地形机器人行走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6836.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0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黎泉;韦相贵;张科研;李派霞;王瑛;张杰权;梁业杞;潘新;黄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5/065 | 分类号: | 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 地形 机器人 行走 机构 | ||
1.双履带式全地形机器人行走机构,包括主驱动机构、从动驱动机构和用于控制从动驱动机构变形的变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机架(1)和两组相平行设置的主行走机构,两组主行走机构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1)的两侧,每组主行走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6)和同直线安装的主驱动履带轮(5)、随动履带轮(7),在主驱动履带轮(5)和随动履带轮(7)上裹覆有一主履带(9),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一端与主驱动履带轮(5)的转轴连接、其另一端与随动履带轮(7)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主驱动履带轮(5)上连接有驱动装置(3);
所述从动驱动机构安装在主驱动机构的前端,主要由两组相平行设置的行走机构组成,每组行走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杆(11)和同直线安装的从动驱动履带轮(10)、从动随动履带轮(12),在从动驱动履带轮(10)和从动随动履带轮(12)上裹覆有一从动履带(13),所述第二固定杆(11)的一端与从动驱动履带轮(10)的转轴连接、其另一端与从动随动履带轮(12)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从动驱动履带轮(10)与随动履带轮(7)相邻并连接有一驱动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履带式全地形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驱动机构包括舵机(20)、长曲柄(19)、短曲柄(18)和举升臂(17),所述舵机(20)通过舵机支架(2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长曲柄(19)的一端与舵机(20)的输出轴连接、其另一端与短曲柄(18)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短曲柄(18)的下端固接在举升臂(17)上,所述举升臂(17)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装置水平安装在两个行走机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履带式全地形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杆(14)和与从动履带(13)相平行设置的固定杆(15),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固接在第二固定杆(11)上、其另一端与固定杆(15)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杆(1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从动随动履带轮(12)的中心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履带式全地形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从动随动履带轮稳固杆(16),所述从动随动履带轮稳固杆(16)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固定杆(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履带式全地形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履带轮(7)通过T形支架(8)与机架(1)连接,所述T形支架(8)的上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机架(1)上、其下端固接在随动履带轮(7)的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履带式全地形机器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各驱动装置(3)包括L形支架(2)和直流减速电机,所述L形支架(2)的一端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机架(1)上、其另一端与直流减速电机的壳体固接,所述直流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连接器(4)与主驱动履带轮(5)的转轴或从动驱动履带轮(10)的转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68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