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灵敏度网状石墨烯/弹性体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7307.2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贾红兵;张旭敏;王经逸;殷标;尹清;陈杨;薛晓东;乔旭;温彦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1B1/00;C01B32/194;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灵敏度 网状 石墨 弹性体 应变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高灵敏度网状石墨烯/弹性体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水中,超声频率为40~100kHz,得到单片分散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步骤2,制备网状石墨烯:采用脱脂棉绷带作为模板,水和乙醇洗涤干净后烘干,真空条件下,将脱脂棉绷带浸渍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浸渍0.5~2h,取出脱脂棉绷带,置于55~65℃下烘干1~2h,转移到在75~85℃下烘干1~3h,然后将氧化石墨烯包覆的脱脂棉绷带置于250℃~310℃下加热2~3h,再在750℃~850℃下加热1~2h,得到网状石墨烯;
步骤3,制备高灵敏度网状石墨烯/弹性体应变传感器:将网状石墨烯置于载玻片上,两端连接铜线,用银浆消除界面电阻,在网状石墨烯上喷涂丁吡胶乳,烘干,冷却到室温,喷涂弹性体胶乳,50℃~80℃固化,制得高灵敏度网状石墨烯/弹性体应变传感器;所述的高灵敏度网状石墨烯/弹性体应变传感器在应变大于0,小于40%时,灵敏度指标高达416,在应变大于48%,小于57%时,灵敏度指标高达3667;在应变7.5%和50%时反复50次后,灵敏度指标分别高达415和36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超声处理时间1~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0.5~3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网状石墨烯的厚度为1nm~3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弹性体胶乳为天然橡胶胶乳、丁苯橡胶胶乳、羧基丁腈橡胶胶乳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弹性体胶乳的喷涂密度为0.1~0.5mL/c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固化时间2~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灵敏度网状石墨烯/弹性体应变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3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