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7477.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冬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冬香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1/04;A61P11/00;A61K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周玉婷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烂喉丹痧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烂喉丹痧也称烂喉痧、疫疹,属温病范畴,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8岁小称,常发生于冬春季节。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有弥漫性猩红色皮疹为特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猩红热。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苍耳子3-7份、芡实2-5份、卵菱6-11份、刺莲4-9份、芦茅根3-8份、芦巴6-12份、紫苏子3-7份、苎麻根1-3份和赤石脂2-6份。
一种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如下的步骤完成: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苍耳子3-7份、芡实2-5份、卵菱6-11份、刺莲4-9份、芦茅根3-8份、芦巴6-12份、紫苏子3-7份、苎麻根1-3份和赤石脂2-6份;
(2)将称取的各组分放入其总重量15-30倍的水中浸泡;
(3)过滤取得药渣,用文火煎制,对煎出的液体过滤去渣得到药液;
(4)将药液静置一周后,去除沉淀物即为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对治疗烂喉丹痧具有疗程短,治愈率高等优势,并且还能避免应用西药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2)中浸泡3-5天。
进一步,步骤(3)中用文火煎制30-60分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如下的步骤完成: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苍耳子3份、芡实2份、卵菱6份、刺莲4份、芦茅根3份、芦巴6份、紫苏子3份、苎麻根1份和赤石脂2份;
(2)将称取的各组分放入其总重量15倍的水中,浸泡3天;
(3)过滤取得药渣,用文火煎制30分钟,对煎出的液体过滤去渣得到药液,
(4)将药液静置一周后,去除沉淀物即为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如下的步骤完成: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苍耳子5份、芡实4份、卵菱9份、刺莲7份、芦茅根5份、芦巴9份、紫苏子5份、苎麻根2份和赤石脂4份;
(2)将称取的各组分放入其总重量25倍的水中,浸泡4天;
(3)过滤取得药渣,用文火煎制45分钟,对煎出的液体过滤去渣得到药液,
(4)将药液静置一周后,去除沉淀物即为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由如下的步骤完成: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苍耳子7份、芡实5份、卵菱11份、刺莲9份、芦茅根8份、芦巴12份、紫苏子7份、苎麻根3份和赤石脂6份;
(2)将称取的各组分放入其总重量30倍的水中,浸泡5天;
(3)过滤取得药渣,用文火煎制60分钟,对煎出的液体过滤去渣得到药液,
(4)将药液静置一周后,去除沉淀物即为治疗烂喉丹痧的中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冬香,未经唐冬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清心平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