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支持式上颌骨牵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7510.X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程杰;葛涵;刁鹏飞;江宏兵;马俊青;王琰玲;李中武;吴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袁静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颌骨 牵张器 | ||
本发明提供牙支持式上颌骨牵张器,涉及口腔颌骨矫治器械领域。该牵张器包括外壳、第一、第二伞形部件和固位杆;外壳设四个中心轴线共面、相交于外壳内腔中心的开口,相邻两开口中心轴线之间夹角为90˚;各伞形部件包括大端面呈球面状的伞齿轮及与该伞齿轮相连的圆管;第一伞形部件呈前后向设置,伞齿轮处于外壳内腔、且小端面与圆管相连、大端面设有凸台,圆管穿出前侧开口、凸台穿出后侧开口;第二伞形部件左右向设置,伞齿轮处于外壳内腔、且大端面与圆管相连,圆管分别从左右侧开口穿出;第一伞形部件的伞齿轮同时与第二伞形部件的伞齿轮啮合,使各固位杆同时向外移动。本发明牵张器能够同期矫治中重度上颌骨矢状、水平双向发育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颌骨矫治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牙支持式上颌骨牵张器。
背景技术
当前,牙颌面畸形已成为口腔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口颌功能、外貌美观,常需要口腔正畸或正颌正畸联合矫治畸形。其中部分患者(尤其是唇腭裂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上颌骨发育不足,主要是体现在上颌骨水平向和矢状向的发育不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中份上颌凹陷畸形、上下颌后牙区反颌或锁颌、上颌牙列严重拥挤错位等。既往矫治此类畸形,常单纯采用牙支持式横向扩弓器或矫治弓丝以矫治上颌骨水平向的发育不足。然而,对于较为中重度发育不足的成年病例或伴有唇腭裂的病例,这些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且对同时存在的上颌骨矢状向不足的矫治基本无效或疗效甚微,常需要其他额外手段如正颌外科手术进行矫治。近年来,对于上颌骨矢状向发育不足可采用牵张成骨技术进行手术矫治,先通过上颌骨前部截骨后再以牙支持式牵张器将前份截开的上颌骨向前牵张,或者直接行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后行颅外固定支架式牵张器将上颌骨整体前移以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畸形。然而,此类技术也仅仅能矫治上颌骨矢状向的发育不足,对所存在的上颌骨水平向发育不足无明显疗效,患者仍需其他治疗手段来矫治畸形。因此,当前如何同期矫治中重度上颌骨矢状、水平双向发育不足已成为当前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期矫治中重度上颌骨矢状、水平双向发育不足的牙支持式上颌骨牵张器。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牙支持式上颌骨牵张器,包括内腔为球形的外壳、第一伞形部件、两个第二伞形部件、与各伞形部件通过螺纹连接的固位杆;所述外壳的前、后、左、右侧各设有一个开口,该四个开口的中心轴线共面、且相交于外壳内腔的中心,相邻两开口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各伞形部件包括大端面呈球面状、小端面呈平面状的伞齿轮及与所述伞齿轮一端相连的圆管;所述第一伞形部件中伞齿轮的小端面与圆管相连、大端面设有凸台,所述第一伞形部件呈前后向设置,其伞齿轮处于外壳内腔中,圆管穿出外壳的前侧开口、凸台穿出外壳的后侧开口;所述第二伞形部件中伞齿轮的大端面与圆管相连,所述两个第二伞形部件呈左右向设置,伞齿轮处于外壳内腔中,所述两个第二伞形部件的圆管分别从外壳的左、右侧开口穿出;所述第一伞形部件的伞齿轮同时与两个第二伞形部件的伞齿轮啮合,第一伞形部件的伞齿轮带动两个第二伞形部件的伞齿轮转动,使各固位杆同时相对于与其配合的圆管向外或向内移动。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壳还包括设于各开口处的、用于支撑伞形部件的定位管。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由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通过凸起和凹槽结构安装形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是由4个开口的中心轴线所在平面将外壳分割后形成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第二伞形部件的固位杆分别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二前磨牙到上颌左侧第二磨牙之间的腭侧黏膜、上颌右侧第二前磨牙到上颌右侧第二磨牙之间的腭侧黏膜,所述第一伞形部件的固位杆对应于上颌左侧第一前磨牙至上颌右侧第一前磨牙之间的腭侧黏膜。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伞齿轮锥面与其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肌功能训练矫治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多孔层的多牙根种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