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缠绕胶管成型的挤出机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7918.7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9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缠绕 胶管 成型 挤出 机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缠绕胶管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缠绕胶管成型的挤出机头,属于胶管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胶管的耐压能力,有些情况下需要在胶管的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布置缠绕层。通常,该缠绕层是用下述工艺得到的:先将挤出成型的管状内胶层套在钢管上,然后在管状内胶层上按一定升角缠绕钢丝或线绳,完成缠绕层后,进行后续的包外胶层等工艺。为了取消在钢管上套内胶层的操作步骤,有一些企业采用冷冻方法进行缠绕层的成型作业,具体过程为:用挤出机挤出管状的内胶层,然后用液态氮冷冻刚刚挤出的内胶层,内胶层由于温度低于橡胶的玻璃化温度而变得坚硬,在内胶层处于坚硬状态下,将钢丝或线绳缠绕在其上,然后在室温下完成后续成型操作。该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成型过程需要额外消耗液氮,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缠绕胶管成型的挤出机头,利用该挤出机头,可以直接在机头的芯棒上缠绕出缠绕层,省去了在钢管上套内胶层的工艺步骤,同时缠绕钢丝或线绳的过程在室温下完成,不必额外消耗液态氮等冷冻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缠绕胶管成型的挤出机头,包括固定连接在挤出机筒前端的机头体、同轴心地固定在支撑盘上且与螺杆同轴的分流锥、前机头体、芯棒,所述支撑盘同轴心地固定在所述机头体和所述前机头体内,所述芯棒通过过渡节同轴心地固定在所述支撑盘上,其中,所述支撑盘上的两个相邻的过流孔之间的部位沿径向至少有一条径向风孔;所述径向风孔一端与进风管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支撑盘上的轴向中心孔与过渡节的中心风孔连通;所述芯棒是一端封闭的中空圆筒,其开口端与过渡节固定连接;所述芯棒伸出所述前机头体;所述芯棒的圆筒侧面上分布有出风微孔。压缩空气从进风管进入,通过径向风孔和中心风孔从出风微孔流出。橡胶胶料在螺杆的推动下从挤出机筒中流出,经过分流锥后流进过流孔,从过流孔出来的几股胶料在通过过渡节和前机头体之间的环形流道时重新汇合后从芯棒和前机头体之间的环形缝中流出形成内胶层。伸出前机头体的芯棒的侧面上的出风微孔流出的压缩空气会在包覆在芯棒上的内胶层的内壁和芯棒之间形成一层气垫,以避免内胶层粘附在芯棒上。
优选地,所述芯棒上的出风微孔只分布在伸出所述前机头体的圆筒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芯棒与所述过渡节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渡节与所述支撑盘螺纹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由于芯棒伸出前机头体,形成了一段外壁暴露在外,内壁套在芯棒上的内胶层,钢丝或线绳可以直接在这段内胶层上缠绕从而省去了在钢管上套内胶层的操作步骤,简化了生产工艺过程;由于芯棒和内胶层之间有气垫隔离,在缠绕钢丝或线绳时,不会因缠绕力的作用使得内胶层粘附在芯棒上,同时由于气垫很薄,芯棒又能使得内胶层保持圆筒形的形状,不必使用液态氮等冷冻剂来保持内胶层的形状,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风通道相关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挤出机筒,2—螺杆,3—机头体,4—分流锥,5—前机头体,6—芯棒,7—过渡节,8—进风管,9—支撑盘,10—过流孔,11—径向风孔,12—中心风孔,13—出风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未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9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